万通智控联手深明奥思,杀入具身智能赛道!这波合作到底有多猛?

用户头像
银杏君
 · 上海  

兄弟们,今天聊个硬核标的——万通智控(300643)。这家公司最近搞了个大动作,和上海深明奥思半导体签了个独家授权协议,直接杀进具身智能的战场。具身智能是啥?简单说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再通过芯片决策和执行,最后反馈到物理世界。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但万通智控这次可不是玩虚的,而是实打实地要把这技术落地到汽车电子和智能驾驶领域。

万通智控的底牌:从TPMS到具身智能的华丽转身

万通智控以前的主业是干啥的?老股民可能知道,它最早是做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后来慢慢拓展到车联网传感器和商用车智能管理。TPMS听起来好像没啥技术含量,但其实这玩意儿在智能汽车里特别关键,因为它能实时监测轮胎状态,防止爆胎或者胎压异常导致的危险。换句话说,万通智控早就积累了大量的车辆感知数据,而这恰恰是具身智能的核心——你得先有“感官”,才能让机器“智能”起来。

这次和深明奥思的合作,万通智控显然是看中了对方的芯片技术。深明奥思虽然成立时间不长(2025年3月才注册),但它的业务范围很聚焦,就是搞大模型芯片和AI应用的。双方签的协议里明确提到,万通智控可以基于深明奥思的Fellow1芯片制作和销售板卡,而且这个授权是独家的,期限5年。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万通智控不仅拿到了具身智能的入场券,还拿到了一张VIP票,未来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话语权会大幅提升。

芯片+传感器,万通智控的破局点在哪?

具身智能在汽车上的应用,核心就三点——感知、决策、执行。万通智控的TPMS和车联网传感器负责“感知”,深明奥思的芯片负责“决策”,最后再通过车辆的控制系统(比如刹车、悬架)完成“执行”。这套逻辑听起来简单,但真要实现,得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芯片的定制化。传统的车规级芯片(比如MCU)主要是通用型的,处理简单指令没问题,但要支撑具身智能的实时交互,就得搞专用芯片。深明奥思的Fellow1芯片就是干这个的,它集成了AI算力,能在本地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不用每次都把数据传到云端,这样延迟更低,安全性也更高。

其次是传感器融合。一辆智能汽车身上的传感器可不止TPMS,还有雷达、摄像头、加速度计等等。如果每个传感器都单独工作,那整车系统会变得非常复杂。万通智控的解决方案是把多种传感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比如把TPMS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传感器打包,这样既能降低系统复杂度,又能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

最后是数据闭环。光有传感器和芯片还不够,还得让数据流动起来。比如TPMS监测到胎压异常,这个数据不仅要提醒司机,还得和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联动,自动降速或者调整车身姿态。这就是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感知到问题,立刻决策,马上执行。万通智控这次合作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车联网(V2X)把传感器数据和整车系统打通,形成一个真正的智能闭环。

未来的想象空间:从智能汽车到机器人?

万通智控这次合作,短期来看是为了提升TPMS产品的附加值,比如给胎压监测加上AI功能,让它能预测轮胎磨损或者优化能耗。但中长期的目标,显然是冲着整车智能化去的。公告里也提到了,公司未来要“向具身智能感知领域延伸”,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告里还提到“智能驾驶和智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没错,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止是汽车,还包括机器人。万通智控的传感器技术如果能在汽车领域跑通,未来扩展到机器人赛道也不是没可能。毕竟,机器人也需要感知环境、做出决策、执行动作,这和智能汽车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总的来说,万通智控这波操作算是押对了方向。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而具身智能正是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如果这次合作能顺利落地,万通智控很可能从一家传统的汽车电子厂商,蜕变成智能汽车时代的“感官系统”供应商。到那时候,它的估值逻辑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语:盯紧技术落地,等待价值重估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盯紧万通智控的技术落地进度。如果它的具身智能产品能在未来一两年内量产,并且拿到主机厂的订单,那股价很可能会迎来一波重估。当然,如果合作进展不及预期,那也可能只是短期炒作。不过从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业趋势来看,我个人觉得这波机会值得关注。

最后提醒一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如果你相信智能汽车的未来,那万通智控这只票,真的可以放进自选股里好好研究一下了。

$万通智控(SZ300643)$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市公司滚雪球

#雪球星计划# #具身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