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信生物近期动作频现,先披露 2025 年中期业绩,营收大幅增长、亏损显著收窄的业绩表现,然后公告完成向专业医疗健康基金的配售募资。本文将从配售方案切入,结合中报核心数据,解析公司短期发展策略与长期价值逻辑。
一、配售募资:精准布局降本增效,引入专业资本优化结构
根据公告,公司与配售代理中金公司合作,向 TruMed Health Innovation Fund LP(以下简称 “TruMed”)配售 500 万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 20.0 港元,较 2025 年 8 月 15 日联交所收盘价 22.46 港元折让约 10.95%。此次配售股份占公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2.25%,占发行后扩大总股本的 2.20%,股权稀释幅度可控,对现有股东权益影响较小。
从资金规模与用途来看,本次配售预计募资总额约 1 亿港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净额约 9900 万港元,且资金规划高度聚焦公司核心需求:
财务优化优先:60% 募资净额用于偿还上半年新增的计息银行借款。中报显示,公司因推进核心管线研发新增借款,导致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此次偿债可直接降低有息负债规模,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缓解偿债压力,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研发投入加码:30% 募资净额投向 QX027N、QX031N 及 QX035N 等双抗新管线,为临床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双抗作为公司未来管线布局的核心方向,此次资金注入将加速其 IND 申报与临床研究进程,强化在自免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营运资金补充:剩余 10% 募资净额用于补充日常营运资金,保障生产、销售等业务环节的稳定运行,为商业化推进奠定基础。
二、中期业绩验证基本面韧性,多业务协同驱动增长
配售募资的落地,与公司中期业绩所展现的基本面改善形成呼应。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0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59%,业绩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两大核心业务:
授权业务贡献核心增量:授权协议收入达 1.81 亿元,主要包括 QX030N 海外授权的 1000 万美元首付款、Caldera Therapeutics, Inc. 约 24.88% 股权的非现金对价,以及 QX004N III 期临床首例入组的里程碑费用。这一成果标志着公司管线的国际化价值得到市场认可,海外 BD 模式成功落地,为长期增长开辟新空间。
研发服务能力兑现:研发服务及赛孚士 CDMO 业务贡献收入 2200 万元。该基地按中、美、欧 cGMP 标准建设,配备 4 个 2000L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年产能达 300kg,此次收入确认不仅验证了产能的商业化价值,更体现出公司 “研发 + 生产” 一体化布局的协同效应,为业务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
利润端同样表现亮眼,上半年期内亏损 3093 万元,同比减亏 83%;若剔除 2572 万元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同比下降 49%),经调整后亏损仅 522 万元,同比减亏 96%,接近盈亏平衡线。亏损收窄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研发投入精准化,1.51 亿元研发开支(同比增长 4.25%)全部投向 QX002N、QX005N 等核心管线,保障临床进展的同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费用管控见效,行政开支 4827 万元同比下降 31%,经营效率持续优化。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合计 5.58 亿元,与 2024 年末基本持平,足以支撑未来 2-3 年研发与商业化需求,资金链稳定性无忧。
管线进展超预期,双抗出海打开长期空间
管线作为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荃信生物上半年推进节奏显著加快,形成 “已上市 + 临床后期 + 早期研发” 的多层次梯队:
商业化产品稳步放量:首款产品赛乐信(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新增儿童银屑病适应症,上半年发货超 6 万支。作为国内首仿,该产品有望分食原研药(全球年销售额 103 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成为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临床后期管线临近兑现:QX002N(IL-17A 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III 期临床达主要终点,16 周 ASAS40 应答率 40.4%(安慰剂组 18.9%),计划 2025 年内提交 BLA,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款商业化产品;QX005N(IL-4Rα 单抗)结节性痒疹 III 期临床入组完成,特应性皮炎 III 期临床接近收尾,且已获突破性疗法认定,在自免大适应症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双抗管线凸显差异化潜力:依托现有单抗分子库,公司双抗研发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QX027N(呼吸 + 皮肤领域)计划 2025 年 Q3 提交中美 IND,QX031N(呼吸领域)计划 Q4 提交中美 IND,QX035N(呼吸 + 皮肤领域)预计 2026 年 Q4 提交 IND。结合 QX030N 海外授权的成功经验,公司已具备成熟的海外 BD 能力,后续双抗管线有望复制该模式,切入全球自免双抗市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四、技术面与估值:趋势向好,价值仍存向上空间
二级市场层面,公司股价自 2024 年底触底后呈现明确上升趋势,核心信号包括:一是底部放量显著,2024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低位成交量翻倍,资金布局迹象明显,筹码交换充分;二是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5 日、10 日、20 日、60 日均线向上发散,短期回调幅度控制在 5% 以内,趋势稳定性较强;三是突破关键阻力位,股价成功站稳 2024 年 3 月上市后的平台高点,且中期业绩披露后未出现 “利好兑现” 式回调,市场对基本面改善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当前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公司多产品商业化潜力与双抗出海预期,随着配售资金落地、QX002N BLA 提交、双抗 IND 申报等催化剂陆续兑现,公司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五、结论:短期催化明确,长期逻辑清晰
从配售募资到中期业绩,荃信生物正处于 “财务优化 + 管线兑现 + 估值修复” 的关键阶段。短期(3-6 个月)来看,QX002N BLA 提交、赛乐信下半年销售数据、双抗 IND 进展将成为核心催化剂;中期(1-2 年),QX005N、QX004N 等管线陆续上市后,公司将进入多产品商业化阶段,营收规模有望突破 10 亿元,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长期(3-5 年),双抗出海与自免管线梯队成型将巩固公司行业地位,打开全球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