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芯联集成的2025年二季度报告

用户头像
大爷开眼看世界
 · 贵州  

戳蓝字,关注我!想看那个,下方留言!

咱们来一起拆解这份芯联集成(股票代码:688469)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我会用大白话,把这份专业财报的核心信息讲清楚,就像朋友聊天一样。

芯联集成是谁?
简单说,它就是一家帮别人“造芯片”的公司,专业术语叫“晶圆代工厂”。想象一下,芯片设计公司(比如做手机处理器的、做汽车控制芯片的)画好了芯片的图纸,自己没工厂生产,就交给芯联集成这样的代工厂,按照图纸在硅片上“雕刻”出芯片来。它主要做的是功率半导体(用在电车、光伏、电源里的芯片)、传感器芯片(麦克风、压力感应等)和一些特殊的模拟芯片。

2025年上半年干得怎么样?核心亮点

赚钱能力在变好,亏得少了,还第一次季度赚钱了!

收入涨了: 上半年总共收了 34.95亿 人民币,比去年上半年多了 21.38%。相当于每天进账接近1900万,生意规模确实在扩大。

亏得少了: 虽然整体上半年还是亏了 1.7亿(归母净利润),但和去年上半年亏的 4.7亿 比起来,少亏了 63.82%!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更厉害的是第二季度: 单看4-6月这个季度,公司竟然赚了 1200万!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单个季度实现盈利,意义重大,说明公司经营拐点可能真的来了。

毛利转正且提升: 卖东西的“毛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 -4.25%(亏本卖)提升到了 3.54%。虽然不高,但扭亏为盈且提升明显,说明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见效了。

手头现金更充裕: 公司经营赚回来的现金(现金流)有 9.81亿,比去年同期大涨 77.10%,主要是客户回款变好了,生意做大了嘛。

四大战场,全面开花:

车载芯片(电车相关): 这是大头,占了总收入的 47%(约16.4亿),收入比去年增长 23%。公司在车规级IGBT(电车核心部件)和SiC(碳化硅,下一代高效功率芯片)上实力很强,是国内主要供应商。

工控芯片(工业设备、风光储): 增长最快,收入 增长35%,占总收入 19%(约6.6亿)。在光伏、风电、储能这些新能源领域进展很快。

消费电子芯片(手机、家电等):28%(约9.8亿),增长 2%。虽然增长慢点,但体量大,而且在高性能麦克风芯片、家电用的功率模块上表现不错。

AI芯片(新增长点): 这是公司新开辟的第四大战场,虽然目前只占 6%(约1.96亿),但未来潜力巨大!主要做AI服务器电源芯片、数据传输芯片,还有机器人用的传感器芯片(激光雷达、麦克风等)。报告期内取得了不少突破。

“一站式代工”模式显威力:

芯联集成不光做芯片制造(晶圆代工),还能帮客户把芯片“打包”成功能模块(模组封装),比如电车里的功率模块。这种“一条龙”服务很受客户欢迎。

上半年,这个“打包”业务的收入 暴涨了141%!特别是车规级的功率模块,收入 增长超过200%!说明公司和终端客户(比如电车厂)的合作越来越深、粘性越来越强。

技术研发杠杠的,新产品新客户不断:

车载领域: 国内首条8英寸SiC(碳化硅)生产线实现量产,性能领先。新增了5家量产的车企客户,SiC项目定点超10个。开始从卖单个芯片向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升级。

AI领域:

服务器/数据中心: AI服务器电源芯片大规模量产,第二代高效电源管理平台获得大客户认可,国内首个55nm BCD集成电源芯片通过验证。

具身智能/机器人: AI眼镜麦克风芯片、机器人激光雷达芯片取得突破。

智能驾驶: MEMS传感器(惯性导航、激光雷达部件、麦克风)在智能驾驶上的应用全面扩展。

消费领域: 新一代高性能MEMS麦克风平台填补国内空白,高端手机、电脑相关技术平台扩展,家电用的智能功率模块覆盖空调洗衣机。

工控领域: 开发了行业定制芯片,工业变频模组量产,风光储产品系列完善并获得头部客户订单。

花钱(投资)主要在刀刃上:

公司还在扩张期,花钱主要投在新建的“三期12英寸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上。这个项目总投资222亿,是未来的增长引擎。

好消息是这个项目引入了很多实力雄厚的“金主爸爸”一起投资(政府产业基金、银行系基金等),累计实缴资本金已达 116.71亿,资金有保障。

另外,公司花钱收购了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比如芯联越州、芯联先锋),让它们变成全资子公司,这样能更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特别是SiC碳化硅)。

留住人才有高招:

上半年给354名中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发了 2291.6万股 限制性股票(第二类)。用实实在在的股权把核心人才绑在一起,激发干劲。

面临哪些挑战?(风险提示)

还没完全赚钱: 虽然亏少了,季度赚钱了,但上半年整体还是亏损(-1.7亿)。主要因为建厂买设备太烧钱(折旧高),规模效应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公司表示会继续优化产品、降本增效。

行业有周期: 半导体行业波动大,如果经济不好或者下游(比如电车、手机)需求下滑,公司生意也会受影响。

技术跑得快: 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像坐火箭。公司必须持续砸钱搞研发(上半年研发花了 9.64亿,占收入的27.59%),要是跟不上对手节奏或者客户需求变了,就危险了。

人才争夺战: 半导体是人才密集型行业,高手抢手得很。公司得提供好平台、好待遇才能留住核心人才。

供应链要稳: 生产芯片的关键原材料(大硅片、光刻胶等)供应商比较集中,万一供应不上或者涨价,会影响生产。公司也在努力让供应链更多元化。

未来展望:

行业复苏: 报告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在调整后开始复苏,主要靠新能源汽车、AI、风光储这些领域拉动。中国作为最大的汽车、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定位: 芯联集成目标成为“世界领先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企业”。在功率器件(尤其车规IGBT、SiC)、模拟IC(高压BCD平台)、MEMS传感器代工方面,国内地位领先。

增长动力: 继续深耕车载、工控、消费、AI四大领域。特别是AI(服务器电源、数据中心、机器人、智能驾驶)被列为战略重点,增长势头迅猛。SiC碳化硅业务是重中之重。那个“三期12英寸项目”建成后产能会大幅提升。

总结一下:

芯联集成2025年上半年打了一场翻身仗!收入稳健增长,亏损大幅收窄,第二季度更是历史性地实现了单季度盈利,毛利率也转正提升,现金流充沛。它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模式,特别是快速增长的模组封装业务,证明其商业模式获得了市场认可。在车载(IGBT/SiC)、工控(风光储)、消费电子等传统优势领域持续发力,同时积极布局AI服务器电源、机器人芯片等未来赛道,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客户导入。

虽然还面临盈利压力、行业周期和技术迭代等挑战,但公司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占收入近28%)、绑定核心人才(股权激励)、聚焦高增长领域(尤其是SiC和AI)以及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实现长期盈利的潜力。对于投资者和关注半导体行业的人来说,芯联集成这份半年报传递出的信号是积极且充满希望的。$芯联集成-U(SH688469)$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