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关注我!想看那个,下方留言!
咱们现在就来拆解一下雪天盐业这份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半年报)。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我尽量用大白话把关键点讲清楚。
核心印象:挑战不小,但根基扎实,努力转型中
想象一下,雪天盐业这家公司,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咱们吃的用的盐(食盐、工业盐、日化盐等),二是用盐做原料生产化工产品(比如纯碱、烧碱)。2025年上半年,对他们来说,日子不算太好过,收入和利润都下滑了不少,但公司也在积极想办法应对,有些地方做得还不错。
一、 业绩表现:收入利润双降,原因很明确
钱赚少了: 公司上半年总共收入大约是22.76亿元。听起来很多是吧?但是和去年上半年一比,少了接近四分之一(-24.57%)。相当于去年上半年赚了30亿,今年少了7亿多。
利润大缩水: 更明显的是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就是公司真正赚到口袋里的钱)只有7045万元。这个数字和去年上半年相比,暴跌了接近八成(-78.56%)。去年赚了3.28亿,今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下滑这么厉害?
罪魁祸首是产品降价: 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卖的主要产品,特别是盐化工产品(比如纯碱)的市场价格,比去年上半年跌了很多。虽然公司也努力省成本(比如煤炭价格降了,管理也更精细了),但是产品价格跌得太狠,省下来的钱赶不上价格跌的幅度,所以利润就大幅缩水了。
成本降幅跟不上价格降幅: 打个比方,去年一吨纯碱卖1000块,成本700块,赚300。今年可能只卖800块了,虽然成本降到680块,但只能赚120块了。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二、 亮点与积极面:公司在努力稳住阵脚
虽然整体业绩下滑,但报告里也透露出一些积极的信息和公司正在做的努力:
产量销量还在增长: 这是个好信号!公司主要的盐和盐化工产品,产量达到464.85万吨,比去年增长了8.67%;销量360.2万吨,增长了3.42%。这说明公司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市场份额可能在提升,或者下游需求总量还在。只是卖得多了,但单价低了,所以总收入还是降了。
食盐产品结构升级:
高端盐卖得更好: 公司重点推广的“雪天”牌中高端食盐产品,在省外市场销售增长了36.4%。像京东、天猫这些电商平台,他们的自营店销量在行业里排前面。
全国均价上涨: 小包装食盐(就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袋装盐)的全国平均价格每吨涨了102块钱。说明公司在提升产品价值,不只是卖便宜盐。
健康是卖点: 响应国家“减盐减油”号召,公司推出了低钠盐、生态盐、钙盐等新产品,主打健康概念。
品牌影响力增强: “雪天盐”牌子更响了,是中国烹饪协会比赛唯一指定用盐,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估到118亿多。上半年还首次拿到了企业信用最高等级AAA评级。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
重庆湘渝盐化搞的电池级纯碱项目(用于新能源电池的)和矿山改造项目完工投产了,这是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衡阳那个绿色低碳盐碱产业园项目(衡碱项目),连续两年入选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拿产能指标、采矿权这些关键步骤有进展。
参股公司美特新材在搞钠电池正极材料,已经卖出去几吨了,还在建中试线。
成本控制下功夫(精益管理):
各种费用(销售、管理、财务等)加起来比去年同期省了7000多万。
生产上的能耗、电费、维修费省了2000多万,集中采购煤炭又省了2000多万。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都降了,有些比行业标杆还好。
现金流还行: 公司经营实际收到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有2.87亿,比去年还略增了6.53%。这说明虽然利润薄了,但公司日常运营收钱能力还行,口袋里还有活钱。
三、 家底与优势:根基比较厚实
为什么说公司还在努力转型?因为它本身有一些不错的底子:
家里有矿!而且是好矿: 这是最大的优势。公司在湖南、江西、重庆等地拥有丰富的盐矿资源,采矿权面积加起来近16平方公里,氯化钠储量超过13亿吨,芒硝储量超3亿吨。这些矿品位高,容易开采。高品位的盐矿用来生产吃的盐和新能源材料,品质有保障。
位置不错: 盐这东西运输成本很重要。公司的生产基地分布(湖南、江西、重庆、河北)靠近主要消费市场(华南、西南、华北),有的靠近铁路大站,有的有自家码头,水路陆路都方便,能节省不少物流成本。
品牌和渠道: “雪天”品牌全国有名,线上线下(6家省内+9家省外营销公司)渠道铺得比较开。合作的大客户也不少,比如海天味业、李锦记这些调味品巨头。
技术有点东西: 是高新技术企业,有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拿了500多项专利,在盐的生产技术上有一些自己的核心成果。也在参与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话语权在提升。
四、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这是当前最大的痛。工业盐、纯碱、烧碱这些产品价格受宏观经济和下游行业(比如房地产、玻璃、氧化铝)影响很大。如果经济复苏慢,下游需求继续疲软,价格上不去,利润压力就持续存在。
能源成本风险: 生产要用很多煤,煤价要是再大涨,成本又会被推高,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公司也在密切关注煤价,想办法采购更划算。
产业政策与环保安全: 国家对化工行业管得越来越严,要求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注重环保和安全(“双碳”、“双控”)。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去达标,这也需要花钱。报告里提到公司安全环保方面做得还行,但压力不小。
市场竞争加剧: 盐改之后,市场化程度提高,跨区域经营、兼并重组都在发生。虽然国家现在也出政策打击“内卷”(低价无序竞争),但竞争压力还是存在的。
新业务培育: 像钠电池材料、未来纤维研究院这些新方向,前景是好的,但还在投入期,短期难见大效益,存在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五、 给股东和投资者的态度:比较实在
积极回报股东: 尽管自己手头也紧,公司还是坚持分红。2023年和2024年两个年度累计给股东分了4.75亿现金红利,每年分红比例都超过了当年净利润的45%。这在国企里算体现了担当。
股东增持显信心: 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湖南盐业集团)自己掏钱增持了公司股票,累计花了约1.1亿,买了近2100万股。大股东自己真金白银买,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还是有信心的。而且还有一个新的增持计划在路上,打算再买至少1.5亿。
加强沟通: 公司提到通过开业绩说明会、接电话、回邮件等方式,积极和投资者(尤其是小散户)保持沟通,解答疑问。
总结一下(就像聊天收尾):
雪天盐业2025年上半年确实遇到了大坎儿,主要产品价格暴跌导致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这反映出盐化工行业的周期波动和对宏观经济的敏感。
但是,这家公司也不是坐以待毙:
它的根基扎实——盐矿资源又多又好,地理位置便利,品牌有知名度。
它努力稳住基本盘——盐的产销量还在增长,尤其高端盐卖得不错,成本控制也下了功夫。
它在积极求变——布局健康盐、新能源材料(钠电池)、推进重大绿色化工项目(衡碱),想从单纯的盐企变成综合性的盐化工“链主”。
它对股东比较实在——坚持分红,大股东也增持表信心。
未来看什么?
核心还是看纯碱、烧碱这些盐化工产品的价格能不能稳住或者回升,这取决于整个经济大环境和下游需求。
看公司降本增效的功夫还能挖多深。
看高端食盐能不能继续打开市场,提升利润。
看新能源、新材料这些新业务的进展快不快,能不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关注国家“反内卷”政策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实际影响。
这份半年报描绘的画面是:一家有资源、有品牌、正在努力转型的传统盐企,在行业低谷期奋力前行。挑战确实很大,但底子和行动力也还在。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产品价格的拐点和新业务的进展。$雪天盐业(SH6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