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关注我!想看那个,下方留言!
咱们来一起拆解这份晶华新材2025年的半年报。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我尽量用大白话,把这家公司这半年干了啥、赚了多少钱、未来咋打算,给你讲清楚。
核心印象:稳中有进,但压力也不小
晶华新材,主要做各种“胶”的,不是普通的胶水胶带,而是用在建筑、汽车、手机、电池甚至未来机器人身上的高科技粘胶材料。2025年上半年,他们生意做得更大了,收入涨了10.53%,做到9.47亿。但是呢,赚到手的纯利润(归母净利润)有3,767万,反而比去年少了7.3%。这感觉就像是,店开大了,客人多了,但最后算账发现赚的钱没想象中多。不过别急,咱们往下细看。
一、 钱都从哪赚来的?产品是关键
公司主要靠三大块业务赚钱,可以理解成三个“事业部”:
工业胶粘材料(老本行,压舱石):
主力产品: 美纹胶带(喷漆时遮盖用)、布基胶带等。尤其在建筑装修和汽车行业用量大。
市场咋样? 建筑行业在慢慢恢复,国家政策(比如改造老旧小区)是利好。汽车行业更火,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尤其猛,占了44%的份额,卖得特别好。汽车修修补补(后市场)和个性化改装(贴膜改色)也带火了胶带需求。
公司表现: 这块是基本盘,公司重点在推新产品、开拓新客户,特别是电子电器和医疗领域,同时在四川的新工厂也在努力保障生产供应。
电子级胶粘材料 & 光学胶膜材料(增长快,技术含量高):
电子胶粘: 用在手机、电脑、新能源电池里,起到粘接、密封、导热、绝缘等作用。公司是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电池厂)的供应商,给电池组装提供各种专用胶带。这块收入增长是公司整体收入上涨的主要推手。
光学胶膜(OCA): 这是高科技玩意,主要用在手机、平板、汽车屏幕的显示面板粘合上,要求透光好、粘得牢、耐弯折。公司重点突破的是折叠屏手机用的OCA和车载屏幕用的OCA。
市场咋样? 消费电子(手机、电脑、穿戴设备)温和复苏,折叠屏手机还在发展初期,但苹果可能入场会带火它。新能源汽车和车载大屏对高性能光学胶膜需求旺盛。更重要的是,国产替代是趋势!以前这些高端胶膜都被3M、德莎等外国巨头垄断,现在晶华等国内企业正在努力突破,特别是在折叠屏OCA上,已经能稳定量产了。
公司表现: 电子胶粘卖得非常好,特别是给电池厂供货。光学胶膜方面,LCD用的稳定量产,折叠屏OCA也能量产了,OLED和车载OCA在客户验证和小批量出货阶段,算是打破了国外垄断,走在了国产替代的前列。
特种纸 & 车衣膜(配套与延伸):
特种纸是生产胶带的原材料之一,全球市场也在稳步增长。
TPU车衣膜和汽车窗膜(就是贴车上保护车漆或玻璃的膜),主打高防护、自修复、耐老化。公司也在做,渠道建设不错,全国有800多家授权店。
新赛道 - 多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未来押注):
公司6月份控股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北京晶智感),专门搞这个。简单说,就是做机器人的“电子皮肤”,让机器人有触觉,能感知物体形状、压力等。也用在医疗康复(比如监测中风患者手部运动的智能手套)和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上。
为啥搞这个?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大趋势!国家也首次把“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场预测规模巨大(中国2030年可能到8700亿)。公司想利用自己在材料上的优势,提前布局这个增长潜力巨大的新领域。目前还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初期。
二、 为啥收入涨了,利润却微降?钱花哪了?
成本压力: 原材料(塑料粒子、树脂、纸浆等)和能源价格波动大,尤其国际油价上涨带动了成本上升。虽然公司努力通过优化采购、技术升级和向下游传递一些成本压力,但还是吃了点亏(营业成本涨了11.1%)。
加大投入:
研发很舍得花钱: 砸了3650万搞研发,比去年多花了21.24%。主要投在电池材料(特别是适配未来固态电池的)、高性能光学胶膜、硅胶产品、可降解材料等。公司还拿到了国家级实验室(CNAS)的认证,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搞研发。这钱花得值,是为了未来竞争力。
销售费用增加: 花了2793万,比去年大增62.19%。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涨了,还有就是做了股权激励给员工(股份支付摊销计入这里)。说明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抢客户。
新工厂爬坡期: 四川的新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在2024年底完工了,设备在调试和产能爬升阶段。新厂刚开始运转,效率还没完全上来,折旧等固定成本又在发生,暂时会拉低整体利润(报告期四川晶华子公司亏了670万)。
政府补助少了: 相比去年,从政府拿到的补贴(其他收益)少了些。
好消息!扣非利润涨了: 如果把一些偶然的、非经常性的收入支出(比如卖资产、政府补助等)剔除掉,只看主业赚的钱(扣非净利润),其实是3829万,比去年涨了18.87%!这说明公司核心业务是在变强的。利润下降主要是受股权激励费用等一次性因素影响。
三、 公司的家底和花钱情况
家底更厚了: 总资产接近30亿(29.77亿),比去年底增长了16.34%。主要因为:
募到钱了: 公司上半年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了新股,募了2.22亿(净额)。这笔钱主要用于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工厂转固定资产了: 四川工厂建好的部分,从“在建工程”转成了“固定资产”,资产结构更实在了。
现金多了: 账上现金有3.1亿,比去年底几乎翻倍,主要就是上面说的募资到位。
现金流有点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只有2513万,比去年大幅下降了63.59%。主要是因为买原材料、付给供应商的钱增加了不少(购买商品付现大增)。这说明公司业务扩张时,需要先垫付更多资金出去。
投资在继续: 还在花钱建工厂、买设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807万),但比去年同期的投入力度小了些。
借钱和融资: 从银行借的钱多了些(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82亿),加上股权融资,手头资金比较充裕。
四、 公司未来靠啥发展?优势和挑战
优势(三板斧):
产品矩阵广: 从基础工业胶到高精尖的电子胶、光学胶,再到未来的电子皮肤,覆盖面广。
绑定大客户: 成功打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京东方、华为、OPPO等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基础扎实。
产能有保障: 在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广东都有生产基地,四川和江苏的新/扩建项目投产后,产能会更充足。特别是安徽的OCA光学膜项目、江苏的电子胶和车衣膜项目、昆山规划的电子级高端胶粘项目,都是为未来中高端市场准备的。
研发肯投入: 持续高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如折叠OCA胶膜的热本体聚合工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拿国家级实验室认证。
战略清晰:
老业务(工业胶、电子胶、光学胶)持续优化升级,深挖客户需求。
大胆布局新赛道(柔性触觉传感器),瞄准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医疗的未来。
强化精益管理,推进数字化(WMS/MES/ERP升级),提升效率。
注重品牌和市场推广(新媒体运营)。
挑战与风险(不能忽视):
宏观经济波动: 如果经济不好,下游的汽车、手机等行业收缩,胶带需求就会减少。
原材料价格波动: 主要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直接影响成本和利润。公司需要更精准的预测和采购策略。
竞争非常激烈: 胶粘行业企业多,集中度低。中高端市场被国际巨头(3M、德莎等)把持,国内企业要虎口夺食,必须靠真本事(技术、质量、服务)。
新产品研发风险: 搞新技术新应用(如电子皮肤),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可能失败。
新产能消化风险: 新建的工厂产能需要市场来消化,如果需求跟不上,就会造成浪费和成本压力。
环保与安全压力: 制造业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安全生产也不能松懈,否则会面临处罚和声誉损失。
五、 给股东的钱(分红)
公司决定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也不送红股,也不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简单说,这半年赚的钱,先留着投入公司发展(建厂、研发、运营)了。
总结一下:
晶华新材这半年,像是一个“练内功、谋未来”的阶段。
生意盘子做大了(收入增长),特别是电子胶和国产替代的光学胶表现亮眼。
赚钱暂时有点压力(净利润微降),主要是成本涨了、新厂刚开始、以及给员工做股权激励花了钱,但核心业务其实更赚钱了(扣非利润增长)。
家底厚实了(资产增长,现金充足),主要是成功融到了钱。
钱花得猛(现金流紧张),主要在买原材料和建厂投资上。
未来方向明确: 一方面稳住并升级现有的胶粘材料业务,尤其是抓住新能源和国产替代的机会;另一方面大胆押注机器人电子皮肤这个未来赛道。研发投入很大,也取得了一些关键突破。
挑战不小: 要应对市场波动、原材料涨价、国际巨头的竞争,还要确保新项目成功和新产能消化。
这份报告给人的感觉是:晶华新材在积极转型和扩张,短期利润虽然承压,但为中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产能、技术、新业务布局)。投资者需要关注它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能力恢复情况(特别是成本控制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光学胶膜在国产替代上的实际进展,以及那个充满想象力的“电子皮肤”业务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这是一家正在努力向上攀爬的技术型材料企业。$晶华新材(SH603683)$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