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长亮科技的2025年二季度报告

用户头像
大爷开眼看世界
 · 贵州  

戳蓝字,关注我!想看那个,下方留言!

咱们来一起拆解这份长亮科技2025年的半年报。别被厚厚的文件吓到,我会像朋友聊天一样,把关键信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重要,以及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核心印象:增收未增利,转型阵痛期

简单来说,长亮科技2025年上半年日子不太好过。收入比去年少了点(66.45亿 vs 70.42亿,降了5.64%),更关键的是,从赚钱变成了亏钱(亏了1910万,去年赚了180多万)。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我们慢慢说。

一、 公司是干嘛的?

长亮科技是家“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服务商”。说白了,就是给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做IT系统的。比如:

银行核心系统: 银行最底层的、处理存款贷款这些基本业务的“大心脏”。

信贷系统: 管理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信用卡系统: 管理信用卡业务。

大数据平台: 帮银行分析数据,做风控、营销等。

财务管理系统: 帮银行管账、算成本、做预算。

海外银行系统: 把国内这套技术卖给东南亚等地的银行。

他们客户很牛,国内几乎所有大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股份制银行(招行、浦发等),以及很多城商行、农商行都是他们的客户,覆盖率极高。在全球,尤其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也有60多家客户。

二、 上半年成绩单:收入微降,利润大跌

收入:66.4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差不多4亿(-5.64%)。

原因: 不是生意变差了,而是2023年签的几个大项目周期太长(超过12个月),到2025年6月底还没完工验收。会计上,没验收就不能确认收入。相当于活儿干了大半,钱还没完全收进来。

净利润:亏损1911万元,和去年赚184万相比,简直是悬崖式下跌(跌了1140%)。亏钱原因有四个:

收入下降: 前面说了,收入少了自然利润少。

坏账准备大增: 公司担心一些客户欠的钱(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来,所以多提了“坏账准备”,这笔钱直接冲减利润,比去年多提了822万(+85.88%)。

股权激励成本高: 公司给员工发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这部分成本要在几年内分摊。今年分摊的费用比去年多了525万(+63.3%),也吃掉了利润。

毛利率下滑: 整体赚钱能力下降了。去年卖100块能赚36块3毛3,今年只能赚31块9毛5了。主要原因:

去年帮客户买硬件(系统集成)赚得多(毛利89%),但今年这块业务量小了很多(占比从7.89%降到1.95%),毛利也降了点(76.27%)。

最核心的软件开发业务本身毛利也微降(从29.26%到28.88%),竞争压力大。

现金流:净流出3.68亿。主要是:

经营现金流流出大: 付给员工的工资、各种费用比收到的项目款多。这是软件公司,特别是项目周期长时的常见现象,但也需要警惕。

投资现金流流出: 公司还在花钱搞研发、买设备(花了4200多万)。

筹资现金流流入: 公司借了钱(银行借款1.1亿)来补充资金。

三、 业务亮点:挑战中的希望

虽然财务数据不好看,但公司在业务上还是有不少动作和亮点:

国内市场(信创是重点):

核心系统地位稳固: 又中标了几个大银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包括某头部省级农商行和某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这说明在银行最核心的IT系统领域,长亮依然是重要玩家。

发力AI: 认识到AI是大趋势,推出了“AI数字生产力平台(AIStack)”,和华为合作发布了“银行核心系统需求分析智能体”方案。想把AI用到软件开发(AI4SE)和银行业务(AI4Biz)中,提高效率。

大数据产品升级: 主打产品DataMind(数智大脑)做了智能升级,强化了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监管合规的能力,特别是在银行资本新规(RWA计量)方面。

财务管理方案受认可: 在银行总账、管理会计(管会)、绩效考核系统方面持续中标。

海外市场(重要增长点):

稳步拓展: 签了越南头部银行的数字核心项目、新加坡银行的外汇管理系统项目。

生态建设: 办了亚洲金融领袖论坛,参加华为云泰国峰会,展示技术实力。

战略合作: 在泰国总理访问期间,和越南的FPT集团签了战略协议,共同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借机打入越南市场。

聚焦东南亚: 下半年重点瞄着菲律宾、新加坡、印尼市场,同时关注中东、非洲的机会。泰国工商银行核心系统项目是关键突破口。

四、 面临的挑战(风险):公司很坦诚

报告里公司自己详细列出了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这点挺好:

市场竞争白热化: 银行自己日子紧(息差收窄),对IT投入可能更谨慎。同行之间“内卷”严重,打价格战,利润越来越薄。更麻烦的是,大银行要么自己搞研发,要么和科技巨头(华为、蚂蚁)合作,挤压了像长亮这样的传统服务商的空间。应对: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优化产品管理提效率,用AI技术,探索新业务(绿色金融、数字资产)。

技术迭代快(研发风险): 金融科技,特别是“信创”(国产替代)和AI,技术更新飞快。研发投入大,但结果不确定,可能赶不上趟或者研发失败。应对: 紧盯行业趋势,优化管理流程,降本增效。

应收账款高企: 客户主要是金融机构,付款流程慢,导致公司账上欠款(应收账款)高达10.14亿,占总资产1/3。虽然客户信誉好,坏账风险相对低,但钱没收回来总是有压力。应对: 加强催收,控制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存货余额巨大: 存货高达97.47亿!别慌,软件公司的“存货”主要是正在实施但还没验收的大项目的投入成本。风险在于如果项目延期、超支或验收不了,这些“存货”就可能贬值(计提减值)。应对: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按时按质交付,靠经验降低风险。

五、 未来展望:下半年是关键,押注AI和海外

公司对下半年还是寄予厚望,主要策略:

保交付: 集中力量确保几个国内外重要银行的核心系统项目按时上线(包括泰国汇商银行项目)。项目验收了,收入才能确认,现金流才能改善。

强产品: 成立产品发展部,整合优化现有产品,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节约研发和交付成本。

重AI: 持续投入AIStack平台和DataMind产品,用AI赋能金融软件开发和银行业务本身,打造“智能核心”。

深合作: 继续抱紧华为、阿里腾讯等大厂大腿,深化合作。

拓海外: 东南亚是重点,尤其是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以泰国工银项目为标杆),同时留意中东和非洲的机会。

降成本: 优化组织架构,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费用率,优化销售费用结构。

总结一下(划重点):

短期阵痛: 2025上半年亏钱了,主要因为大项目没验收(收入延迟确认)、坏账准备增加、股权激励成本高、毛利率下降。现金流压力也大。

根基尚稳: 在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市场地位依然领先,特别是“信创”领域拿了不少大单。客户基础雄厚。

积极转型: 大力拥抱AI(AIStack, DataMind),试图用技术提效、创新产品。这是未来的关键看点。

海外是希望: 东南亚市场拓展是重要战略,有签约、有合作、有布局,下半年几个项目交付至关重要。

挑战不小: 市场竞争惨烈,技术迭代飞快,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压力山大。

怎么看?

这份半年报反映了长亮科技正处于一个转型攻坚期。传统业务面临红海竞争,需要依靠AI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开拓来打开新局面。下半年的核心观察点:

那几个大银行核心项目(尤其是泰国项目)能否如期验收?这直接关系到收入利润能否回暖。

AI产品的落地效果和客户接受度如何?真能降本增效、带来新订单吗?

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东南亚,能否持续取得突破,形成规模收入?

公司降本增效的措施能否见效,稳住毛利率?

作为投资者或关注者,需要密切跟踪这几个方面的进展。短期业绩承压是事实,但公司布局的方向(AI+海外)如果走通了,未来还是有想象空间的。风险和机遇并存。$长亮科技(SZ3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