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国盾量子的2025年二季度报告

用户头像
大爷开眼看世界
 · 贵州  

戳蓝字,关注我!想看那个,下方留言!

咱们来一起拆解这份科大国盾量子(股票代码:688027)的2025年半年报。我会用大白话,像聊天一样把关键点讲清楚,让你轻松看懂这家“量子科技国家队”上半年的表现和背后的门道。

一、 公司是干啥的?——量子科技的“全能选手”

想象一下,未来通信绝对安全、计算机速度逆天、测量精度超高的世界,背后很可能就是量子技术。科大国盾就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技术源自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们主要干三件事:

量子通信(老本行,最成熟): 主打“量子保密通信”,简单说就是利用量子特性生成“无法破解”的密码,保护国家政务、金融、电力、通信这些重要领域的信息安全。他们能设计、制造和安装整个保密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

量子计算(增长迅猛): 研发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像“祖冲之”系列)和关键部件(如稀释制冷机),并提供技术服务。目标是在一些特定问题上,比传统计算机算得快得多、准得多、省得多(比如密码破解、药物设计、金融分析)。

量子精密测量(稳步推进): 造一些超高精度的“尺子”,比如冷原子重力仪(测重力场变化)、单光子成像雷达(极弱光成像),用于地质勘探、气象预报、科研等领域。

上半年最大变化: 公司完成了向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 的定向增发,中电信量子成了控股股东(占股21.86%)。这意味着国盾量子正式成为“央企控股企业”,背靠国家资源,开启“国家队+顶尖高校+科创企业”的新发展模式。

二、 赚了多少钱?亏了还是盈了?——收入猛增,亏损收窄

总收入: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4.54%!这个增长非常亮眼。

为啥涨这么多?

量子计算业务爆发: 收入约5596万,同比暴涨283.92%!主要因为交付了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如给“天衍”平台的504比特机,还有出口海外的25比特机)以及云平台服务。

量子通信业务稳健: 收入约5174万,增长28.10%。主要是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如成都城域网交付、上海深圳城域网升级)和行业应用(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交通银行的项目)在推进。

量子测量业务: 收入约857万,增长13.75%。交付了冷原子重力仪等设备。

利润情况:还是亏钱,但亏得少了。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379万,比去年同期的-3534万减亏了1155万

为啥亏? 主要是行业还处于早期投入阶段,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上半年研发花了5517万,占收入的45.46%!),同时市场还在培育期,收入规模暂时还不够大。

为啥亏少了? 一是收入确实大幅增长了;二是政府补助多了(其他收益2301万,比去年多不少)。

总结财务表现: “增收减亏” ——生意做得更大了(尤其量子计算爆发),虽然还在投入期亏钱,但趋势是向好的,亏得少了。研发投入非常高,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三、 上半年干了啥大事?——技术突破与业务落地

量子计算:刷纪录、交设备、建平台

参与“祖冲之三号”: 刷新了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优越性”的世界纪录(证明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上远超经典计算机)。

产品交付: 国产化自研的稀释制冷机(量子计算机核心冷却设备)、千比特测控系统等交付给科研和产业用户。为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提供200比特量子计算机,为中电信“天衍”平台提供504比特量子计算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并完成验收,助力其形成880比特集群对外提供云服务。

实现出口: 向海外交付了一台2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国际业务突破。

探索应用: 与合作伙伴在气象预测、金融分析等领域探索量子算法应用。

量子通信:建网络、推应用、强合作

技术升级: QKD(量子密钥分发)核心产品性能国际领先,远距离超200公里,推进小型化、芯片化。完成双场QKD、小型化芯片QKD样机等研发。

网络建设: 作为核心供应商,支持中电信量子集团在全国建设“一网一池”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成都量子城网交付验收,上海、深圳城域网完成升级扩建。

行业应用: 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作研究量子安全应用;完成交通银行“两地三中心”量子保密通信项目;量子密钥管理平台承载超500万用户。

新产品: 研发完成“国盾密钥手机”、“量子安全U盘”、“量子增强安全网关”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国产化与资质: 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密码机等产品通过国家商用密码检测认证。

量子测量:稳交付、拓场景

交付了2台冷原子重力仪,用于地质勘测和巨灾防范,手头还有3台订单。

小型化单光子成像雷达完成初代样机交付,正在迭代优化。

知识产权与合作:

总知识产权突破1000件,新增专利54项(含发明专利21项)。

量子通信相关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牵头或参与制定量子技术国家标准。

获“未来产业领军企业”等荣誉。

深化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协同,共同推进量子技术与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融合。

四、 核心竞争力在哪?——技术、自主、经验、资质、人才

技术牛: 背靠中科大,产学研转化能力强,专利多(632项授权专利),参与多项世界级科研突破和标准制定。

自主可控: 关键核心组件(如QKD元器件、稀释制冷机、测控系统)努力实现国产化,降低“卡脖子”风险。

工程经验足: 量子通信产品已在国家骨干网、20多座城市城域网、超1.2万公里光纤和星地对接节点中应用,有大规模工程实践经验。

资质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多项体系认证,核心产品通过国家商用密码认证。

人才强: 研发人员占比高(44.53%),核心团队经验丰富,有国家级荣誉获得者(如全国劳模)。

五、 面临哪些风险?——机遇背后的挑战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量子产业依赖国家政策支持和重大项目推动,如果政策落地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会影响公司业绩。政府补助减少也会影响利润。

持续亏损压力: 行业投入大、周期长,虽然亏损收窄,但短期内扭亏压力仍存,业绩可能波动(尤其收入集中在四季度)。

技术迭代与竞争: 量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技术路线判断失误、研发失败或被对手赶超,会丧失竞争力。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也需警惕。

“实体清单”影响: 公司及子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虽然声称核心组件已国产化或有替代方案,但上游高端芯片、材料、设备的部分进口需求仍可能受限,影响新业务拓展。

运营效率待提升: 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周转率较低,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对营运资金管理提出挑战。

六、 总结与展望——国家队领航,未来可期但需耐心

科大国盾量子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转型突破,蓄势待发” 的成绩单:

标志性事件: 正式纳入“国家队”(中电信控股),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开启新篇章。

业务亮点: 量子计算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量子通信根基稳固,应用深化;量子测量稳步推进。

技术硬核: 持续参与世界级科研突破,知识产权丰硕,国产化进程推进。

财务表现: 收入高速增长验证技术产业化潜力,亏损收窄显示经营改善趋势,但盈利之路仍需时间,高研发投入是现阶段必然选择。

风险犹存: 技术、市场、地缘政治等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和应对。

给投资者的启示:

看长线: 量子科技是国家战略方向,产业化是长期过程。国盾作为国内龙头且背靠央企,是布局这个未来产业的核心标的。短期盈亏不是唯一指标,更应关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生态构建的进展。

盯技术: 量子计算、通信、测量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工程化落地是公司价值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比如量子计算云平台的用户增长、量子通信在重点行业的渗透率、量子测量设备的商业化订单。

观协同: “国家队”入场后的资源整合效果至关重要。关注其与中电信在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协同成果。

察风险: 需持续跟踪公司应对“实体清单”的能力、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改善、以及能否实现更持续的减亏乃至盈利。

总而言之,科大国盾量子站在了量子科技产业化的前沿,背靠国家战略和央企资源,技术底蕴深厚,上半年尤其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虽然盈利尚需时日且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发展路径清晰,是值得长期关注的中国硬科技代表企业之一。投资它,就是投资中国量子科技的未来,但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对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通信# $国盾量子(SH68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