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连创新高:去年高位逃顶的巴菲特做错了吗?真希望我也能错一次!

用户头像
ericwarn丁宁
 · 辽宁  

#市赚率投资指数基金#

最近美股连创新高,去年大幅减仓苹果股票和美国银行的巴菲特,似乎做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有机会,真希望我也能错一次!

市赚率角度来看:巴菲特是在高估附近大幅减仓的!

首先要说的是,为了学习巴菲特,我发明了市赚率。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100)。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两年平均下来,市赚率刚好就是0.4PR。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股神的口头禅。巴菲特4折5折6折买股,我也4折5折6折买股。

巴菲特持股几十年的美国银行,就是在市赚率高估附近大幅减仓的。至于苹果股票,因为ROE虚高失真,所以需要PR=PE/ROA/150进行估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菲特同样是在高估附近大幅减仓了苹果股票!至于巴菲特最爱的可口可乐,目前25PE的市盈率,搭配40%以上的ROE,估值只有6折左右,所以一分钱都没卖!

照猫画虎的我:最近两年减仓了煤炭银行保险!

去年煤炭股很牛,煤炭行业龙头中国神华H涨到了高估附近,所以我清仓了!今年银行股很牛,行业平均值涨到了1.2PR,所以我清仓了!同样的道理,保险行业龙头中国平安A也在今年涨到了高估附近,但半年报尤为可期,所以我只是减仓但并未清仓!眼尖的读者会发现:我在照猫画虎模仿巴菲特!

低利率环境下:1PR或许并不是卖出阈值!

值得一提的是,市赚率与巴菲特一直念叨的DCF现金流折现在理论上其实是相通的。考虑到低利率环境下,折现率会降低,所以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也会从1PR上移至1.1~1.4PR之间。这也就意味着,1PR或许并不是卖出阈值!

追求估值泡沫:我把任务交给了指数基金!

最近两年我减仓了煤炭银行保险,卖出获得的现金,一半买了货币基金、一半买了指数基金。货币基金是防守,基本就是银行定存利率,短期内不再进入股市。指数基金则是进攻,负责追求估值泡沫,也就是1.1~1.4PR的更高估值!如此一来,指数基金的选择也颇有学问。就拿红利基金来说,市赚率尽量低,股息率尽量高,风格尽量分散,就是很好的思路!

以最近都在稳步上涨的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SH)为例,就是不错的选择。本周二收盘,市盈率为7.3PE,ROE为8.63%(ROE=PB/PE=0.63/7.3=8.63%)。市赚率=PE/ROE/100=7.3/8.63%/100=0.846PR,虽然估值不算太便宜,但股息率却高达6.1%。

再以最近回暖上涨的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SZ)为例,则是风格分散的选择。本周二收盘,市盈率为16.6PE,ROE为24.76%(ROE=PB/PE=4.11/16.6=24.76%)。市赚率=PE/ROE/100=16.6/24.76%/100=0.670PR,股息率为3.8%,甚至超过了很多银行股的股息率!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述两个红利基金举例,其实是典型的风格分散策略。520550更侧重“高现金流”和“稳定性”,在市场震荡或寻求避险时更具吸引力。所以会体现为ROE略低,但股息率极高的特征。159209则更侧重“成长性”和“质量”,也就是巴菲特的“以合适价格买入伟大公司”的理念。在看好经济复苏或市场追求确定性时,便会有可能表现更优。所以会体现为股息率略低,但ROE极高的特征。

红利基金优势:定期分红+定期调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种搭配不仅仅实现了“质量成长+高息防御”的风格分散策略,也实现了“A股+H股”的市场分散策略。今年来港股估值修复明显,520550同步走出了大牛行情,而今,A股接棒持续走牛,这样的错落配置轮番上涨,便将“风格+市场”双分散的好处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更为稳妥。另外,520550和159209在今天已同步发布了分红公告,将于后天同步分红登记。并且,二者费率均为0.2%的市场最低一档。两者相辅相成,便可实现月月分红的低费率跨市场的红利ETF组合。

除此之外,红利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定期调整成分股,而且还是每半年一次。对于考虑了“股息率”因子的指数来说,每一次调整基本都是一次高抛低吸的过程。

最后要说的是,在2015年那个牛市里,我还是高估不卖的永久持股理念,但却在后来吃了大亏。后来才发现,巴菲特本人也并非总是永久持股,所以我便开始模仿。如果高位逃顶是错的,真希望我也能错一次!

$港股红利低波ETF(SH520550)$ $中证红利质量ETF(SZ159209)$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平和宁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