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下半年,红利高息股开始调整,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在红利高息里躲牛市?不过很多投资者也发现,今年的牛市神似2015年。这就意味着,红利高息股的回调极限位可能正在接近,反弹或反转或将一触即发!
复盘2015年牛市,就会发现红利高息股也曾有过大幅调整,之后才迎来了第二波上涨。以最具高息特征的银行指数为例,2025年1月便开始回调,从高点的1189.54点回调至936.07点,回调幅度高达20%。之后才开启了第二波50%的大涨,并创出了1410.42点的多年新高。反观现在的银行指数,高点回调幅度则已达到了15%左右,距离极限位已经十分接近。
与此相仿,2015年的红利指数则更为凶猛。2015年1月在回调了12%左右之后,便开启了第二波80%左右的大涨。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抄底红利高息股?我个人,计划用均线系统尝试一下。虽然并不擅长,但确实有书籍说过,均线突破与行为金融学有关。以银行指数为例,目前正在被多条短期均线死死压制。所以未来某一天,均线突破了,我便决定抄底试试,同时也会一并抄底红利基金!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问,红利指数为啥比银行指数更猛?实际上,或许是因为半年一次的高抛低吸!
比如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R,近三年累计上涨了88.66%,同期银行指数、中证红利、深证红利分别上涨了55.42%、9.92%、0.96%。
除了港股本身高分红、低估值的属性,指数自带的高抛低吸属性也很重要。仍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为例,指数基金的编算细则是:净股息率排名最高的75只合资格证券会被甄别入围;入选的75只证券会按其年化波幅作升序排列;排名最高的50只证券会被选为成份股。每年的六月底及十二月底则会进入比重调整周期,也就是根据股息率每隔半年进行一次高抛低吸,时效性可能更强。而中证红利和深证红利都是每年调整一次成分股。
在标的指数上涨的带动下,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最近一年的收益率高达41%。同期沪深300的收益是39%,同期银行指数的收益是33%,即便是在牛市里,520890这样的收益表现也属较高水平,完全跟得上节奏。此外,面对近两个月以来红利风格的持续调整,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的最大回撤也只有5%不到,抗波动能力也挺强,可以作为牛市里较好的底仓,和弹性与波动比较大的成长类资产做搭配。
上周收盘,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72%。去掉6%的增值税之后,税后收益率大概是1.76%。至于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则已全面跌破1%。这也意味着,国内正式进入到了低利率时代。
反观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最新股息率仍处于6%以上的水平,与10年国债收益率差值为4.15,高于指数发布以来59.17%的时间。即便刨除股息税,仍然大幅跑赢无风险利率。
若进一步与银行或其它红利指数相比较,6%的股息率水平基本是全部红利指数里面相对较高的水平了,对比同期银行指数、中证红利、深证红利的4.24%、4.87%、3.91%,高出了不少。
在低利率时代,港股红利低波资产的投资价值愈发凸显。一方面,其股息率显著高于当前不断下行的银行存款利率以及部分债券收益率,在未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与股息回报,是增厚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高股息的资产通常具备低估值特征,港股红利低波资产更是如此,低估值意味着更大的安全边际与潜在上涨空间,在市场震荡时能有效抵御风险。加之港股中不少红利低波资产来自业绩稳定的行业,如公用事业、金融等。因此,在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红利低波资产的吸引力依然很强。
如果觉得港股波动还是太大,A股红利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全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二者最新规模分别为194.68亿元、203.48亿元,都是兼具规模与流动性优势的头部品种!不过由于港股和A股的红利资产区别度还是挺大的,所以更推荐横跨AH市场分散布局。
值得一说的是,这两只规模最大的红利主题ETF和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同样出自华泰柏瑞。除了广为人知的沪深300ETF(510300),华泰柏瑞其实在红利策略投资领域实力也很强,2006年底成立的红利ETF(510880)就是全市场第一只红利主题ETF,目前旗下总共有5只不同策略主题的红利主题ETF产品,整体规模已经超过了420亿元。
最后要说的是,为了学习巴菲特,我发明了市赚率。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100)。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两年平均下来,市赚率刚好就是0.4PR。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股神的口头禅。巴菲特4折5折6折买股,我也照猫画虎4折5折6折买股!
考虑到ROE=PB/PE这个数学关系,所以市赚率还可推导出第三公式(PR=PE*PE/PB/100)。值得注意的是,市赚率与巴菲特一直念叨的DCF现金流折现其实是相通的。考虑到低利率环境,折现率会降低,所以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会从1PR上移至1.1~1.4PR之间。
最近有读者提醒,市赚率过于强调了ROE,所以会与股息率不可调和。也就是高股息率的指基,市赚率通常并不太低,咋办呢?那就是直接计算主流红利指数的平均估值(见下图),等到平均估值涨到1PR以上时,所有红利基金便开始越涨越卖。如果当时的市场热度较高,没准还能体验一下1.1~1.4PR之间的估值泡沫!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平和宁境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SH520890)$ $红利低波ETF(SH512890)$ $红利ETF(SH51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