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巴菲特,我发明了市赚率。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100)。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两年平均下来,市赚率刚好就是0.4PR。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股神的口头禅。巴菲特4折5折6折买股,我也4折5折6折买股。
针对国企央企无法收购,只能通过股价上涨和股利支付实现价值回归。我又以50%股利支付率作为标杆,加入了修正系数N(PR=N*PE/ROE/100)。股利支付率≥50%的企业,修正系数为1.0(50%除以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修正系数为2.0(50%除以25%);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例如30%的银行股,修正系数为1.67(50%除以30%)。修正市赚率仅适用于ROE稳定的价值股,周期股别用(景气年份才会加大分红)、科技股别用(经常用回购代替分红)、成长股别用(需要留存利润用于成长)。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市赚率非常适用于ROE稳定的价值股。以贵州茅台为例,多年平均ROE约为35%,股利支付率为75%,修正系数为1.0。所以6折就是21PE(35乘以0.6),5折就是17.5PE(35乘以0.5),4折就是14PE(35乘以0.4)。如果阅读过多年财报,并长期跟踪白酒行业,那么仅需很短时间便可模糊正确的进行估值。这也与巴菲特在股东信里所宣称的,5分钟之内便可决定投资一家公司相一致。
不过话又说回来,宽基指数里不仅包含了ROE稳定的价值股,同时还包含了ROE并不稳定的成长股、周期股、困境反转股。如此一来,市赚率就无法对宽基指数进行准确估值了。对于这个难题,巴菲特给出过答案!去年年底,巴菲特清仓了标普500指数基金,对应的市赚率估值约为1.5PR左右。所以说,宽基指数涨到1.5PR,或许才算高估!有鉴于此,估值宽基指数的市赚率公式就变成了:PR=PE/ROE/150。
进入下半年,国内股市创出十年新高,也正式宣布牛市进入中后期。这一阶段的股市,经常会出现“风口猪、满天飞”的景象,所以踏准节奏其实很难。也正是因此,下半年开始,我在1PR附近卖出了很多老登股。一半换成了现金,短期内退出股市。一半换成了指数基金,试图跟上大盘。现状则是:小登股大涨,大盘指数小涨。如果未来老登股补涨,大盘指数仍将继续上涨。
以银行股为例,7月中旬我在银行板块平均估值高达1.2PR时清仓了银行股,换成了当时0.8PR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在那之后,银行指数下跌了12%,沪深300指数却上涨了15%。
最新数据显示,沪深300的市盈率为14.22PE,ROE为10.39%,市赚率=14.22/10.39%/150=0.91PR,相当于9折左右。考虑到A股长期持有的股息税为零,对于投资者非常友好,所以合理估值定为1.0PR,目前大概还有10%上涨空间!
反观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几乎都是港股通标的,股息税为20%。所以合理估值需要打8折,也就是0.8PR。目前估值0.71PR,还有13%上涨空间!
至于恒生指数,成分股却并非都是港股通标的。所以股息税分为10%和20%两档,股息税平均值则为15%。所以合理估值需要打8.5折,也就是0.85PR。目前估值0.79PR,还有7%上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市赚率与巴菲特一直念叨的DCF现金流折现在理论上其实是相通的。考虑到低利率环境下,折现率会降低,所以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也会从1PR上移至1.1~1.4PR之间。这也就意味着,沪深300的1PR或许并不是卖出阈值!我个人的策略是,沪深300上涨到1PR之后便开始越涨越卖,并尽量争取享受到1.1~1.4PR之间的估值泡沫!
最后要说的是,以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代表的非主流宽基,由于成分股很少包含ROE稳定的价值股,所以完全无法用市赚率进行准确估值。但却可以用主流宽基作为估值锚,沪深300上涨到1PR之后,双创指数基金也一并越涨越卖即可!
主流指数估值数据:网页链接
$贵州茅台(SH600519)$ $沪深300ETF(SH510300)$ $恒生指数ETF(SH513600)$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平和宁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