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的密度仅是铝合金的2/3,却提供了超乎想象的强度。这种“轻量化王者”材料正悄然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变革,也让像星源卓镁这样的技术领先企业站到了风口之上。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或许将成为镁合金应用的重要场景。分析师指出,第三代特斯拉机器人可能在轻量化方面使用镁铝合金或Peek和PPS之类的材料。
这不仅仅是特斯拉的单独行动,更是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轻量化革命”。机器人减重已成为大势所趋,特斯拉Optimus Gen2相比前一代体重减少了10kg,步行速度却加快了30%,身体控制能力也显著增强。
---
01 镁合金优势:轻量化浪潮中的“黄金材料”,性价比与技术突破共振
镁合金作为轻量化材料中的“性价比之王”,其密度仅为1.74g/cm³(铝2.7g/cm³,钢7.8g/cm³),能够减重30-50%,同时比强度达到140-160MPa·m³/kg,超过了铝合金的120-140,抗冲击性更优。
镁合金产业爆发起点的核心逻辑是十年一遇的“成本-性能”剪刀差,驱动渗透率从0→1突破。
经济性奇点已经降临:镁铝价比降至0.88的历史低位,替代成本壁垒彻底瓦解,为大规模工程化铺平道路。
除了轻量化和经济性,镁合金还具备良好的韧性和阻尼衰减能力,能有效减少振动和噪声;热容量低、凝固速度快,压铸性能优异;切削加工性能出色,且资源丰富、易于回收再生。
02 市场需求:人形机器人创造万吨级增量,新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临界点到来,轻量化刚需加上核心部件ASP超1.5万元(电机壳/结构件),量产即催生万吨级镁合金增量。
特斯拉Optimus单台镁用量可能达到120kg,如果100万台机器人落地,将催生超10万吨级增量市场,相当于再造一个“镁合金黄金时代”。
中国供应链在全球原镁产能中占比高达80%,铸就了坚实的“资源护城河”。未来3年镁合金需求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能超过50%,弹性远超市场预期。
镁合金的应用不仅限于人形机器人,其技术延展性包括减震性(铝合金5-30倍)和散热优势,正从机器人向新能源车、3C、航太多极渗透。
$星源卓镁(SZ301398)$ 在镁合金压铸领域拥有明显技术优势,掌握0.8mm超薄镁合金精密压铸技术,产品精度达0.1mm。公司是特斯拉核心供应商,2025年正在募资扩产,目标2027年将市占率提升至30%。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16.01%。其中,镁合金压铸件营收达2.84亿元,同比增长33.64%,占比近70%,已成为增长主力。
星源卓镁的海外布局初显成效,2024年外销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4.74%。公司利用泰国的政策优惠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的自动化产线及高压、半固态成型工艺,实现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大规模、高效率制造。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联合电子设备厂商深度协同,通过材料体系优化与铸造工艺革新,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与注塑件在散热效率与轻量化之间的技术瓶颈。
04 机器人布局:携手龙头深入合作,单车价值量可达4000元
星源卓镁积极拓展机器人客户,已经和上海机器人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大概率拿下订单。
北美客户也通过tier1找到星源卓镁,双方合作范围突破了结构件和覆盖件的范畴,预计短期在核心零部件内(减速机构)的材料体系进行合作,这类产品单价和盈利更高。
镁合金在机器人中的应用量产后预计价值约4000元左右(结构件和覆盖件:用量30KG、单价80元/KG,约2400元;核心零部件内的材料约1500元),这和丝杆、减速器价值量基本相同。
公司有望凭借在汽车行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实现从Tier2向Tier1转型升级,同时在机器人领域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05 业绩预测与估值:传统业务低估,机器人业务或贡献百亿市值
不考虑机器人业务,市场预计公司2025-2027年盈利分别为1/2+/3+亿元,对应26-27年的估值为27/18倍左右。当前市值基本上仅隐含了汽车业务的估值。
对比一体化压铸时代的文灿股份(22年100倍以上)和广东鸿图(22年50倍),爆发期当年估值50倍以上。汽车镁合金爆发期预计会发生在26年,当年50倍的情况下,传统汽车业务可以看到100亿以上市值。
机器人业务同样有100亿以上的市值空间(保守估计)。这意味着公司向上空间可能有2倍以上。
天风证券研究员预测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4/1.19/1.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5-27年P/E为40.06/31.62/24.78倍。山西证券预测2025年至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32/1.74亿元,对应PE为39/29/22倍。
06 风险与挑战:行业竞争加剧,新项目量产存在不确定性
星源卓镁面临多个风险挑战,包括新项目量产不及预期;重点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镁合金零部件产品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镁相比于铝在生产中有安全风险,镁粉易爆炸,因此先行者踩过的坑、后来者也会遇到,镁压铸行业是一个壁垒更高、生产经营波动大(安全风险)的行业。
行业仍处量产前夜,正在经历从材料验证→部件定点→整机放量的传导链中,任何环节的延迟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短期业绩。
随着镁合金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的明朗,可能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加剧市场竞争, potentially impacting the company's market share and profit margins.
---
星源卓镁作为行业内最领先的镁合金压铸企业,深耕行业超10年,相比同行领先3年以上。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潮的到来,镁合金需求未来三年复合年增长率或超50%,星源卓镁的技术和客户储备将成为其跨越式发展的双翼。
汽车业务100亿市值加上机器人业务100亿市值——这家镁合金领航者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