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SH600718)$ 刘的战略眼光和布局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但他有三步看错走错,导致如今局面。
一是当年成立公司时,因各种原因没有给自己多弄些股份,让自己成为大股东而可以直接掌控公司,这是后来所有故事的源头。
二是在原第一、二大股东要退出时,因过于自信而高位接盘成了接盘侠(接盘成本是17-19元之间),成了可怜的接盘侠,严重被套,后来又在低位又接了一些股份,但东控因严重被套而失去很多战略性增持和操作回旋空间。
三是小马拉大车,东软不象腾讯阿里资金雄厚可以多元投资和布局,但刘想干的事多,相继成立了医疗(研发生产CT等大型医疗装备)、熙康(云医院)、睿驰(汽车电子和智驾)、望海(医院管理软件ERP)、融盛(保险)等创新业务的联营公司。
这些公司在战略方面上是不错的布局,包含了智能医疗和智能汽车两条如今大热的投资主线。如果有雄厚资金支持是能成大事的,但东软本身体量太小,支持起来很吃力,造成如今局面。刘也不是不知道小马拉大车的风险,所以在开始布局创新业务时,就注意引进战略投资者,因此而降低了东软集团的持股占比,这被被市场诟病为掏空,实际上是刘的无奈之举。去年引入国企通用技术入股东软医疗,让出一股东位置,算是对这种小马拉大车行为又一止损和修复行动,也属无奈之举。
虽说如此,不得不说东软集团本身主营业务的发展还是较为稳健,营收稳定增长,现金流也很健康。与某些同行相比,业绩甚至更稳健些。公司以及各创新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能力,且具有一定前瞻性,所以总体来说经营尚属稳健,只是财务数据上受创新业务公司亏损拖累而使扣非净利不好看。创新业务公司的发展虽然较坎坷,但医疗、睿驰现在看起来还不错,皆有极大可能性IPO。前年开始就全力投入人工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对于新一波趋势响应及时,成效也不错,相继发布了多种智能体。
总体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被市场严重错杀的低价股,具有很大的估值修复空间、想像力和潜力。目前行情主线是估值修复和科技强国(医疗智能体、汽车电子,并累积大量行业数据,是AI+的理想标的),东软符合这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