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个人学习笔记分享,仅用于研究学习,不做市场预测,仅做历史回溯。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业务模式:从家电连接器龙头(市占率>50%)向汽车电子转型,但收购的意大利Meta持续亏损拖累整体业绩,2024年7月出售其控股权聚焦主业。
财务健康:连续5年累计亏损19.6亿,Meta子公司9年累亏13.2亿且资不抵债,ROE为负且毛利率降至12.3%。
护城河:车载充电机(OBC)技术领先(全球唯一量产22kW碳化硅产品),但高研发投入未转化为盈利,客户含宝马/保时捷却无法抵御价格战。
估值与风险:Meta出表后或短期减亏,但主业盈利未验证;当前无安全边际,需观察剥离后现金流改善及OBC订单转化效率。
主营业务与价值创造:
得润电子以家电连接器起家(国内市占率超50%),2012年后通过合资(科世得润)和收购(意大利Meta)切入汽车线束及新能源车车载充电机(OBC)领域。为客户提供:
家电/消费电子:连接器及线束解决方案;
汽车电气系统:高压线束(用于电池包、发动机);
汽车电子:OBC产品(关键增长点,技术领先但盈利差)。
商业模式: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及客户资源,向整车厂提供硬件销售+定制开发,但整合效果欠佳。
企业文化的适应性:
提倡“帆船文化”(务实、敢冒险),但战略执行存疑:2015年以4.24亿收购Meta 60%股权布局车联网及OBC,但Meta仅2022年微利189万,其余年份均亏损,拖累上市公司。
资产模式与扩张消耗:
重资产运营:OBC生产依赖重庆/宜宾工厂(规划产能100万台),汽车线束需配套产线;Meta持续高研发投入(碳化硅技术)导致资本开支压力大,2024年被迫引资13.5亿纾困。
扩张依赖新增资本:近五年自由现金流为负,无法靠内生积累支撑投入。
业务复杂度与需求持久性:
多元化风险:家电业务稳定但增长慢,汽车电子业务技术迭代快(如800V平台替代400V),OBC面临集成化趋势(与电驱、DC/DC模块整合)威胁单品价值。
需求持久性:新能源车OBC具备长期需求,但技术路径变化快,需持续高研发应对替代风险。
行业阶段与需求:
上升期: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驱动OBC市场(2025年全球空间近800亿),但行业处技术升级窗口(碳化硅、高电压平台)。
增长驱动力:欧洲碳排放法规趋严(如PSA面临54亿欧元罚款风险)刺激电动车放量,国内“双积分”政策助推。
竞争格局与壁垒:
高壁垒:车规认证(宝马/保时捷等客户认证周期2-3年)、技术专利(Meta拥有22kW OBC全球领先专利)。
分散竞争:OBC市场参与者包括特斯拉(自研)、台达电子等,得润技术领先但市占率不足。
周期性与大宗商品影响:
强周期性:汽车销量受经济周期影响;原材料(铜、电子元件)占成本60%+,2021年大宗涨价致毛利率下滑11.7%。
增长阶段与动力:
转型阵痛期:家电业务饱和,汽车电子靠Meta拓展但连年亏损。增长依赖新客户订单,但产能利用率不足(重庆工厂30万产能未达满产)。
市场空间:OBC全球市场足够大,但公司份额<5%;提升需突破美/日系车企供应链。
本地化能力:
国内与太保、凹凸租车测试UBI保险模式未规模推广,欧洲市场为主导致地缘风险。
技术专利优势:Meta全球首发22kW碳化硅OBC,适配800V高压平台,技术领先同业3-5年。
客户壁垒:进入宝马i3供应链超8年,获保时捷、PSA、光束汽车订单,高端客户认证构筑短期护城河。
规模效应缺失:OBC业务未达盈亏平衡,研发费率超10%侵蚀利润。
龙头vs跟随者:OBC技术龙头但非市场龙头(份额低于电装等 Tier 1)。
客户黏性:车厂供应链切换成本高,但竞品低价策略(如比亚迪自供OBC)挤压定价权。
提价能力弱:原材料涨价转嫁颇有难度,毛利率降至12.3%。
高负债风险:Meta净资产-4.2亿(负债率119.7%),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借款7.9亿。
资产质量:应收账款占总资产35%+,存货周转率低于同业,存在减值风险。
持续亏损:2019-2024年累计净亏38.2亿,主因Meta拖累(9年累亏13.2亿)。
毛利率恶化:从2017年14.9%降至2024年12.3%,低于行业平均15%+。
非经常性损益:2024年出售Meta控股权或产生投资收益,但主业盈利未改善。
自由现金流为负:经营现金流无法覆盖资本开支(OBC产能投入),2021年定增募资16.7亿补流。
资本配置效率低:高投入OBC但回报周期长,2015-2024年Meta投资回报率-31%。
ROE持续为负,远低于15%标杆;无分红能力,历史无回购记录。
战略执行力存疑:并购Meta时低估整合难度,连续8年未扭亏;2024年果断出售控股权算纠错。
激励不足:未披露管理层持股绑定计划,薪酬与股东利益关联不明。
文化务实但效率低:推崇“帆船精神”,但人均创利低于同行,应对疫情时客户订单延期暴露供应链韧性不足。
DCF估值不可行(无稳定现金流)。隐蔽资产价值低:Meta技术专利已被亏损抵消,土地厂房价值有限。
PE无意义(亏损),PB≈3.2,但Meta出表后净资产或进一步缩水。
当前无安全边际:股价未显著低于净资产,且资产质量存疑;Meta剥离后年减亏1.5-2亿,但主业反转未验证。
表外负债:对Meta子公司担保借款7.9亿,若回收失败将减值。
客户集中:前五大客户占比超40%(宝马/PSA等),单一客户波动影响大。
技术替代:800V平台普及可能淘汰现有产品,需持续研发投入。
悲观预期反映充分:Meta出表后市场或预期减亏,但需观察订单交付(如保时捷、光束汽车)。
潜在催化剂:OBC业务独立融资、国内车企订单突破。
实地验证:南美客户2024年验货认可箱式变电站质量,但OBC业务未见类似反馈;作为投资者不会购买其股票(盈利模式未验证)。
长期视野:若OBC技术专利授权或合作开发,可能轻资产转型,但当前路径不清晰。
第二层思维:市场共识认为“技术优势=未来盈利”,忽略高研发投入与价格战对盈利的持续压制。Meta的22kW OBC虽技术领先,但量产成本高且客户压价,导致“叫好不叫座”。
周期定位:行业处产能扩张期(竞争对手扩产),库存周期看需消化Meta订单积压。
否定项:连续5年亏损、ROE为负、高负债、护城河未转化为盈利,商业模式复杂且盈利预测把握<50%。
可观察点: 2025年Meta出表后上市公司主业是否扭亏; OBC订单转化率(宝马/保时捷放量); 家电/Type-C业务能否提供稳定现金流。
行动建议:若2025年报表验证主业盈利(扣非净利转正),且市值低于净资产70%,可考虑逆向布局。当前需回避。
“我们最大的错误不是买贵了,而是买错了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