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概率的震荡: 欢迎讨论。
尊重你的看法。但反驳较为空洞,说服力不强。比如2024和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还能维持在较高水平,那是因为补贴政策的作用让消费者提前透支了购买力,因此“以旧换新”政策如果明年不再延续,其销量断崖式下跌绝非耸人听闻。
渗透率超过50%以后,任何商品的销售都将进入一个较低增速的时期,除非人口出现了新的增长势头。这是经济学常识。不需要争论。
以智能手机为例,我国是在2013年达到渗透率50%这个水平的,其后在2014年至2023年这十年期间里,每年的销售量增速依次为:-8%(负的)、3%、8.7%、-4.9%、-15.5%、-7.5%、-11.4%、3%、-13.2%、-1.3% 。一般来说,智能手机还谈不上耐用消费品,它的历史尚且如此,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在渗透率达到50%以后,其未来的销量增速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统计数据(中汽协的),2024年我国非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已达到 77%,//@概率的震荡:回复@老老龟:回复老乌龟对$科达利(SZ002850)$ 的刻意抹黑:
你这番分析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漏洞百出,有刻意抹黑之嫌。
先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增长率问题。渗透率达50%后增长率就会显著下降,这逻辑过于简单粗暴。市场发展是复杂的,新能源汽车不是普通快消品,其技术在不断革新,配套设施如充电桩布局也在持续完善,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度还在上升,这些都会支撑市场持续增长,绝非简单按渗透率就判定增速必然跌入个位数。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即便考虑后续增速变化,也远不能断言会迅速滑落至低增长区间。且2024年35%的增长率,补贴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产品力提升、市场需求释放等因素。
再说新能源汽车反内卷和补贴政策变动影响。比亚迪单月销量下滑不能代表整个行业趋势,市场本就有波动,车企也会随时调整策略。进入2026年后补贴政策变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部分消费者决策,但长远看,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环保等优势明显,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况且车企也在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成本等方式来缓解补贴减少带来的压力。
关于新能源汽车增速下滑对锂电池及科达利的影响,推理太片面。即便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可储能电池市场在快速崛起,分布式能源发展、5G基站建设等对储能需求大增,科达利作为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在储能电池结构件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能从中受益。同时,科达利在2024年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 ,2025年还在积极拓展海外产能,拟在美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这都显示出其业务的强劲发展态势。
最后说人形机器人和固态电池。五年内人形机器人通用性没突破、商业化难,不代表科达利不能提前布局研发积累技术,未来一旦产业爆发就能抢占先机。至于固态电池,目前还处于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初期,距离大规模替代还有很长路要走,且科达利也可能参与到固态电池结构件研发生产中,并非所谓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