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大涨,中报季的陷阱越来越多了!

用户头像
露风清扬
 · 上海  

今天早上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利好消息:「维生素D3价格暴涨360%」「187只个股连续5日获融资净买入」「社保基金大幅增持」...这些消息看起来都那么诱人,仿佛在向每个股民招手:快来买啊,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但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些新闻,大多数时候都是「马后炮」。等你看到的时候,机构早就布局完毕,就等着散户来接盘了。

记得去年维生素涨价那会儿吗?价格从56元/公斤一路飙到265元/公斤,涨幅高达360%。按理说相关概念股应该集体狂欢才对。但事实是:73只维生素概念股中,有23家股价是下跌的。为什么?因为机构早就提前半年布局了。

一、A股独有的"抢跑"文化

我们的市场有个很特别的现象:国外是根据已知信息做交易判断,而我们则是打提前量。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国外选手听到发令枪才起跑,而我们的选手早就提前半小时开跑了。

这种"抢跑"文化导致了一个结果:当利好消息正式公布时,往往就是股价最高点。散户兴冲冲地进场,机构却悄悄撤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股民总觉得自己"一买就跌"的根本原因。

二、天新药业的秘密

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天新药业。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就有资金开始潜伏。为什么?因为2023年维生素就涨过一波,当时是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上涨。有经验的资金早就嗅到了机会。

图中橙色柱体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数据工具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指标。可以看到资金提前半年就开始布局,等到维生素涨价消息出来时,股价已经翻倍了。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三、华恒生物的教训

相比之下,华恒生物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同样是维生素概念股,但它的走势却大相径庭。

从数据上看,完全没有资金提前布局的迹象。虽然在2024年8、9月份因为热点关系有短暂参与,但很快就回归平静。这就是为什么两只同概念股票表现天差地别的原因。

所以对于中报季来临,消息特别多的时候,小散有3点肯定是要重视的:

不要盲目追新闻:等新闻出来时往往已经晚了关注真实交易数据:所有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交易上学会识别机构行为:这是决定股价走势的关键

在这个市场上,信息差就是财富差。谁能更早看到真相,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