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联储的降息信号从华盛顿传出,全球资本正悄然涌向沉寂已久的有色金属赛道,一场静默的金属价值重估已拉开序幕。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已飙升至90%上方,这一预期源于美国疲软的经济数据。随着美元流动性阀门松动,历史规律再度显现:资本从美元资产向大宗商品的迁徙已然启动。过去两轮宽松周期中,铜价与钴价均上演过翻倍行情——金属的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正形成罕见共振。
在此背景下,我们聚焦五大兼具资源壁垒与成长弹性的有色龙头,助您把握这轮史诗级行情。
核心优势:坐拥华北最大铜矿峪矿,铜金属量达百万吨级,自产铜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最新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暴增超57%,毛利率持续提升。新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子公司高端铜箔产能即将翻倍,切入头部电池厂商供应链,该业务毛利率高达35%。
近期表现:股价逆势上涨,总市值突破两百亿。机构持仓持续增长,社保资金悄然加仓。
估值与风险: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均值,需警惕债务压力,但阴极铜销量激增正大幅改善现金流。
资源自给率提升与高端铜箔放量,构筑“周期+成长”双引擎。
核心优势:国内钴盐龙头,深度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技术,覆盖多项行业关键技术。新建产能投产后将强化全产业链优势。
催化剂:主要钴产国出口禁令导致中国进口量暴跌,潜在供给缺口巨大。欧盟新电池法规强制回收钴比例,回收经济拐点临近。
近期表现:成交量显著放大,机构密集调研。头部券商给予明确买入评级,对应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可观。
短期承压,但技术壁垒与回收布局打开长期天花板。
核心优势:国内铜资源霸主,产量占全国近两成,资源储备行业第一。当前估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行业地位:A股与港股同步上涨,铜板块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可观。
弹性来源:铜价对业绩敏感度高,若美联储降息带动国际铜价突破关键阻力位,业绩弹性将加速释放。
高资源自给率+全产业链布局,降息周期中的攻守兼备型标的。
核心亮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增超十五倍,创历史同期新高。主力铜矿成本持续下降,盈利空间扩大。
产能支撑:铜锌产量目标明确,量价齐升逻辑清晰。
市场表现:港股领涨有色板块,单日涨幅突出。年内港股铜概念指数累计涨幅领先市场,资金抢筹迹象显著。
成本控制+产量释放,验证铜行业强周期上行趋势。
独特价值:有色铟核心供应商,综合回收多种稀贵金属。最新财报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
需求新动能:铟作为高端制造核心原料,受益于光伏及半导体国产化提速,需求年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估值空间: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总市值具备成长潜力。股价年内表现亮眼,资金关注度持续提升。
“铅锌主业稳增长+稀贵金属高弹性”的双轮驱动模型。
中期布局:把握钴价反弹与回收突破标的(如腾远钴业)、小金属需求放量先锋(如株冶集团)
长期配置:锁定资源全球化配置的矿业巨头(如五矿资源)
历史经验警示:当降息真正落地时,金属的价值重估剧本往往已演完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