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唐哥1996
 · 广东  

$中源协和(SH600645)$ 围绕细胞治疗技术转化、精准医疗产业链延伸、临床研究协同等方向,拓展了多个新合作伙伴,涵盖AI医疗、基因测序、临床机构、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领域。以下是具体的新合作伙伴及合作内容:
一、AI医疗领域:碳云智能——数字生命检测与细胞干预精准评估
2025年6月24日,中源协和与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球AI医疗独角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生命检测技术在细胞存储、细胞干预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重点共建细胞干预效果精准评估规范。
碳云智能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基于AI的健康管理平台(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数据),可为中源协和的细胞治疗业务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慢性病风险预测等技术支持,助力细胞干预效果的标准化与精准化。
二、基因测序领域:Illumina——东亚人群基因芯片全球首发合作
2025年2月15日,中源协和成为Illumina(全球基因测序巨头)首款东亚人群数据芯片ASA(Asian Screening Array)的全球首发合作伙伴。
Illumina的ASA芯片是针对东亚人群设计的基因检测工具,覆盖75万个标记(其中5万个可定制),能精准检测低频突变体(MAF 1-5%),为中源协和的基因检测业务(如癌症筛查、遗传病诊断)提供更贴合东亚人群的基因数据支持。中源协和旗下中源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ASA芯片的基础信息建立,为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临床转化领域:海南梅赛尔医院——干细胞治疗肝硬化项目
2025年9月14日,中源协和自主研发的VUM02注射液(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项目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药品监管局附条件同意批复。该项目由中源协和与海南梅赛尔医院共同合作推进,是818号令落地后中源协和在细胞治疗临床转化的重要突破。
根据批复,海南梅赛尔医院将作为该项目的转化应用机构,负责开展肝硬化患者的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需遵守《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生物医学新技术促进规定》)。中源协和作为制剂生产商,将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VUM02注射液,双方共同推动干细胞治疗从实验室向临床的转化。
四、科研院所: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精准医学协同创新
2025年5月,中源协和通过成都华西细胞治疗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源协和参股),进一步投资了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华西医院牵头的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唯一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其重要合作伙伴。
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聚焦精准医学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中源协和通过投资参与其项目,可借助华西医院的临床资源、科研团队(如病理诊断、基因检测),加速自身在精准医学(如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研发进度,提升临床研究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五、产业园区:上海延藜公司——华东总部落地合作
2025年7月29日,中源协和与上海延藜公司签订房地产租赁合同,计划在上海设立华东总部。上海延藜公司将提供上海市普陀区泸定路276弄5号楼(共5层)作为办公场所,其中1层作为产品体验中心、2层作为客户接待区域、3-5层作为办公区(租赁期限2025年8月1日至2028年7月31日)。
此次合作是中源协和战略布局华东地区的关键举措,通过与上海延藜公司的租赁合作,中源协和将依托上海的产业资源、人才优势,提升华东总部的运营效率,支撑细胞治疗、精准医疗等业务在华东地区的拓展。
国务院818号令的核心是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中源协和的新合作伙伴均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AI医疗(碳云智能):通过数字技术提升细胞干预效果的评估精度,符合818号令对“临床研究数据标准化”的要求;
基因测序(Illumina):通过东亚人群基因芯片提升基因检测的精准性,支撑818号令中“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的技术基础;
临床转化(海南梅赛尔医院):通过乐城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加速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符合818号令“转化应用审批规范化”的导向;
科研院所(华西精准医学中心):借助临床资源与科研团队,提升精准医学研发的规范性,符合818号令“伦理审查、质量控制”的要求;
产业园区(上海延藜公司):通过华东总部的布局,整合产业资源,支撑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的规模化,符合818号令“推动产业升级”的目标。
这些新合作伙伴的拓展,不仅强化了中源协和在细胞治疗、精准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其在818号令落地后的商业化变现(如干细胞治疗收费、基因检测服务)奠定了基础。未来,中源协和有望通过这些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生物医学新技术领域的龙头地位。
具体“成功案例”分析
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19年存储救生命,创造全国最长纪录
中源协和旗下天津脐血库(国内首批经原卫生部批准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拥有3850多例脐带血临床应用案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年前存储的脐带血成功救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案例详情:一位患者19年前(约2006年)在天津脐血库存储了自体脐带血,2025年(推测)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复发,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自体脐带血经检测符合移植要求,成功回输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病情得到控制。
意义:该案例创造了全国脐血自存自用时间最长的纪录,充分验证了中源协和脐带血存储技术的可靠性(如冻存稳定性、细胞活性保持)及临床应用价值。截至2025年,天津脐血库的脐带血已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累计拯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
2. 干细胞药物VUM02注射液:肝硬化治疗临床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中源协和自主研发的VUM02注射液(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其核心干细胞药物,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监管批复:2025年9月,海南博鳌乐城医疗药品监管局附条件同意“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VUM02注射液)治疗肝硬化技术”转化应用,适应证为“肝硬化”。这是中源协和干细胞药物在转化应用环节的重要突破,意味着该技术可在乐城先行区开展临床应用(需符合监管要求)。
疗效数据:王福生院士团队(与中源协和合作)的研究显示,VUM02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获益率达88.9%(即大部分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并发症减少)。该研究为中源协和VUM02注射液的后续研发提供了人体机制验证,证明其对肝硬化的治疗有效性。
技术支撑:动物实验(四氯化碳诱导的纤维化大鼠模型)表明,VUM02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肝纤维化的核心病理过程),降低胶原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如ALT、AST)及纤维化生物标志物(如HA、LN),从而改善肝脏病理状态。
3. 其他干细胞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间接体现技术实力)
中源协和的其他干细胞药物(如VUM03注射液、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也在临床研究中取得进展,虽未直接涉及“成功案例”,但体现了其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积累:
VUM03注射液:2025年3月获批IND(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用于治疗非活动性/轻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复杂性肛瘘。该药物的适应症为炎症性肠病,目前处于临床研究早期,尚未公布具体疗效数据,但为克罗恩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参股公司北京三有利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共同申报的该药物,2024年完成慢性牙周炎II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目前正在随访。结果显示,部分患者的牙槽骨生长数据改善(如骨密度增加),为牙周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初步证据。
三、需明确的“成功”边界
中源协和的干细胞治疗“成功案例”未涉及“已上市的商业化产品”(截至2025年10月,国内尚未有干细胞药物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的上市审批)。其“成功”主要体现在:
临床研究层面:干细胞药物(如VUM02)的疗效得到验证(如患者获益率、病理改善),为后续上市申请提供了数据支持;
实际应用层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临床救治中的应用(如19年存储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证明了其技术的可靠性;
监管层面:干细胞药物(如VUM02)获得转化应用批复(如乐城先行区的附条件同意),为后续商业化推广铺平了道路。
国务院818号令(《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的落地,为中源协和(600645.SH)等生物医学新技术企业带来了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机遇。结合中源协和的业务布局(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等)及818号令的核心内容(规范临床研究、加速转化应用、明确监管框架),其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研究流程简化,加速创新项目推进
818号令明确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的“备案制”流程(第15-17条):企业完成非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后,向国家卫健委备案即可开展临床研究,无需再经历冗长的行政审批。这一规定直接解决了中源协和此前面临的临床研究启动慢的痛点。
中源协和作为干细胞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多个在研的干细胞治疗项目(如VUM02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这些项目均已进入临床研究后期。818号令的落地将缩短临床研究周期,使这些项目更快进入转化应用阶段(如申请药品注册或医疗技术准入),从而提前实现商业价值。
二、转化应用审批规范化,开启收费治疗新时代
818号令对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实行“审批制”(第29-37条),要求企业提交临床研究数据、质量控制标准等材料,经国家卫健委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展收费治疗。这一规定为中源协和的干细胞治疗商业化提供了明确的路径。
中源协和的VUM02注射液(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已获得9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其中部分适应症(如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818号令的落地将加速这些适应症的转化应用审批,使中源协和能够合法收取治疗费用,从而开启干细胞治疗的商业化变现。
三、监管框架明确,降低合规风险
818号令明确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的监管要求(如伦理审查、质量控制、数据保存等),为中源协和的合规运营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此前,中源协和等企业在开展干细胞治疗时,面临着监管规则不明确的风险(如伦理审查流程、数据保存要求),818号令的落地将降低这些风险,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拓展。
四、融资能力提升,支撑产业扩张
818号令的落地增强了市场对生物医学新技术企业的信心,中源协和作为行业龙头,其融资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例如,中源协和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扩大干细胞存储产能、加速临床研究进度、拓展海外市场等。
五、品牌影响力提升,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818号令的落地提升了生物医学新技术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中源协和作为行业龙头,其品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中源协和可以与医院、科研机构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如联合开展临床研究、共建细胞库),从而巩固其在干细胞领域的龙头地位。
总结:818号令为中源协和带来“政策+产业”双重红利
国务院818号令的落地,为中源协和等生物医学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监管框架,加速了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的进程,开启了商业化变现的新时代。中源协和作为行业龙头,将凭借其技术优势、产能优势、渠道优势,充分利用818号令的政策红利,实现业绩增长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