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
比较分析港股五大Ai公司,商汤科技、阿里巴巴、晶泰控股、第四范式、汇量科技,从Ai业务函盖范围,体量,各业务前景,各业务拐点,公司基本面及各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商汤科技主要业务有Ai云平台、多膜态大模型及seko智能体小浣熊、具身智能世界模型、无人驾驶、Ai芯片、萝卜机器人、Ai医疗等,Ai云平台明年开始进入业绩爆发期,Ai芯片和无人驾驶也快到收获期,Ai平台类公司,行业广度为中长期。
第四范式面向企业Ai化,业务单一,Ai服务类,行业广度为中短期。
晶泰控股专注于Ai医药研发及Ai材料,Ai服务类,已经有大订单,行业广度为中长期。
汇量科技Ai广告,Ai服务类,业务单一,行业广度中短期。
阿里巴巴Ai云平台、陶宝购物等,传统业务体量大,增量在Ai云平台和Ai芯片。互联网平台和Ai平台类公司,行业广度中长期。
· 商汤科技:它的吸引力在于宽广的护城河和清晰的飞轮效应。"算力-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布局使其能捕捉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各层价值。生成式AI业务的高占比和"X"业务的市场化融资,说明其战略已初见成效。
· 阿里巴巴:阿里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生态、雄厚的财力和坚定的战略决心。3年3800亿的投入规模是其他公司难以比拟的。其前景高度依赖于通义大模型能否持续保持技术竞争力,以及超级AI云战略能否在激烈的云市场竞争中胜出。
· 晶泰控股:这是一家典型的弹性、确定性的垂直领域龙头。它已经证明了其"AI+机器人"闭环在制药领域的商业化能力,巨额订单和扭亏为盈是强有力的背书。它的未来在于BD(商务拓展)能力的能否持续兑现。
· 汇量科技:这是一家业务聚焦、增长稳健的公司。其投资逻辑相对简单:看好AI算法在移动广告领域的持续渗透和效率提升。公司已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风险在于业务相对单一,其增长受全球移动应用市场波动和广告主预算的影响较大。
· 第四范式:公司专注于解决企业高价值场景的AI转型需求,其"AI Agent + 世界模型"的路径如果能成功,将能深度绑定客户并提升客单价。同时,它在AI+储能、AI+稳定币等新领域的探索也显示了其拓展边界的意愿。需要留意的是,这些新场景仍处于探索初期,商业化成效有待观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最终排序:
· 业务广度与生态与增长潜力及弹性综合排序:商汤科技 > 阿里巴巴>晶泰控股 >>汇量科技>第四范式
这个维度上,商汤和阿里是典型的平台型公司,布局最广,具备构建AI生态的潜力。第四范式紧随其后,专注于企业级生态。晶泰和汇量则是在垂直领域深耕。商汤的生成式AI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通道。晶泰控股手握大订单并已盈利,拐点明确。阿里由于体量巨大,AI业务带来的业绩弹性相对需要更长时间体现。
最终建议:
· 商汤科技和阿里巴巴更适合希望全面布局AI大趋势,愿意承受一定波动以换取长期高回报的投资者。
· 晶泰控股则适合寻找拐点明确的投资机会,相信AI在垂直领域能带来改变的投资者。
· 汇量科技适合寻找业务模式清晰、增长稳健且已实现良好盈利的AI应用标的。
· 第四范式则需要重点关注其"AI Agent"战略在高价值企业客户中的落地速度和货币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