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半年报

用户头像
tjblue_sea
 · 天津  

半年报溜了一遍,想到哪说到哪

1、在中美贸易战以及运价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当然也得益于航油的下降(下降近9个点,对毛利的影响应该2个点左右吧)

2、上半年,如果从国际货邮量和转运量两个大指标来说,都上涨了二十几个点,为什么东航弱呢,这个问题是核心,因为东航的传统航线是美线,从报告中可以发现,亚太、欧洲货运量大幅增加,而美线无论是占比还是货运量都处于下滑态势。所以说东航在这种大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确实不易。

3、为了应对主航线下滑的客观情况下,报告中提到了,开辟新航线比如东南亚等航线,然后是加大产地直达,增长了一倍,抵消了跨境电商一部分量。虽然很努力,但这也带来了一些客观的问题,,因为是新开航线,载运率大降了5个点,在运量、全货机日利用率都增加的情况,载运率下降,就是运同样的量的货品,需要多运几趟,所以毛利下滑;

4、企业这个时候入列2架全货机,也算是生不逢时吧。当然,全货机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到的,并且都是提前订货。但波音777F全货机的优势是大业载、长航程,但现在美线大幅紧缩、欧线不占优势、还开拓近程的亚洲航线,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点大炮打蚊子,同时这些近程航线原就是顺丰等物流公司的优势航线,难免陷入价格竞争,完全无法体现出东航的优势。

5、跨境电商物流的下滑与东航航线完全重合,而国货航确大增5倍,一是原来基数低;二是,有个菜鸟的大股东真好;不像东航整了一个联想,自身都难保了现在,提供个一亿多的运量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所以在贸易战的背景下,跨境电商还是要放低预期。

6、说一个宏观问题,上半年出口万亿,进口不到三千亿,这与东航的去程与回程运量的表现是相一致的。所以必须寄希望于国内消费的升级、回暖,产地直达大有前景,值得期待。

7、报告里提到上半年新开117 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233 个,同期航线数量同比增长58.1%。这个问题我前期已经讨论过了,我当时有个观点,就是跨境货运的公共品属性,这一点你看看东航和国货航的政府发展基金就知道了,东航上半年1.4亿元,国货航5.2个亿,其他航线应该也是如此。因为每个地方政府、每个机场都站在了地方发展、地方招商的大高度,所以说这种产能如果持续的增加,未来竞争必然的,因为这种企业都是国企,经济效益掺杂着社会效益,产能一旦投入,去产能的过程会非常曲折和艰难。从长远看,对东航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个我能想到的是量和价,量呢,必然造成一定的分流;价呢,除了优势航线外,普通的、新增的这些航线价格竞争难以避免。所以东航的优势航权、产能包机直达、货场这三个核心资源要持续关注,一旦逻辑生变,交易策略就要调整。@东航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