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重卡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如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4%,预计年底保有量突破25万辆)为优优绿能(301590.SZ)带来了显著的投资机会,其核心优势与增长逻辑可从以下维度分析:
一、技术壁垒与产品适配性:大功率超快充的刚需
高功率充电模块技术领先 电动重卡电池容量大(300-600度电)、充电需求高(电压600-1000V),优优绿能的40kW/60kW独立风道和液冷充电模块效率达97.5%,IP65防护等级适配矿山、港口等高尘高湿环境,解决传统充电桩“故障高、运维难”痛点,成为重卡超充站的核心部件。
案例:与超翔新能源合作开发的320kW重卡充电桩,支持1小时快充(20%-80%),双枪500A输出,显著提升车队运营效率。
液冷超充与换电技术布局 公司60kW液冷模块功率密度提升50%,适配兆瓦级超充站,并推出V2G双向充放电模块,助力换电站实现“换储充一体”,契合重卡高频补能需求。
二、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电动重卡渗透率加速提升
政策强制驱动 国家“双碳”目标下,浙江等省份推动工程运输领域“油改电”,电动重卡在短途运输、港口等场景的经济性凸显(电费仅为燃油的1/3),政策补贴(如购置补贴、路权优先)进一步刺激需求。
行业预测:2025年国内直流桩占比将达60%,对应460万桩增量市场,价值超千亿元。
补能基建缺口大 当前车桩比仍高于2:1,重卡专用充电桩稀缺。优优绿能通过高防护技术(如独立风道设计)和模块化方案,降低建站成本30%,提升运营商投资回报率。
三、产业链协同与客户拓展
绑定头部企业 与ABB、蔚来、万帮数字等深度合作,并获小米战略入股(持股3.29%),未来有望切入小米汽车供应链,拓展乘用车与重卡双线市场。
海外布局:产品通过CE/UL认证,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28.32%,虽短期受欧美政策影响下滑,但长期仍具出海潜力。
产能扩张支撑 IPO募资7亿元扩产,预计新增40kW模块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液冷模块量产将进一步优化毛利率(当前约34%)。
四、风险与估值弹性
短期挑战
外销收入下滑(2024年降31.01%)和国内价格战或压制利润,需关注欧美政策回暖及液冷订单放量进度。
客户集中度高(前两大客户贡献25%收入),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受监管关注。
长期估值修复逻辑 当前动态PE约27倍,低于电源设备行业均值(35倍)。若液冷超充技术商用加速(如适配800V高压平台)或外销复苏,估值有望修复至30-35倍,对应20%-30%上行空间。
结论:聚焦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
优优绿能的核心投资机会在于:
短期:电动重卡销量高增带动充电模块需求,政策催化下业绩边际改善;
长期:液冷超充、V2G技术商业化及小米生态协同,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建议关注其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毛利率拐点信号,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