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价暴跌,持有荣昌生物的股东都不太好受。但是,我们抛弃情绪客观的来看下荣昌生物。
我仔细看了今天电话会内容,管理层认为大跌的原因是市场对RC18泰它西普出海预期过于高,而BD又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事情,所以被不耐心的资本砸盘。
第一,泰它西普BD。就BD来看,以目前泰它西普适应症的布局情况和临床推进情况,BD肯定不是一个小数额。能不能创出海记录不敢去说,因为合作模式不一定是简单的lincense out,也可以是合作开发,尤其对于泰它西普这种已经推进到很后期的药物来说,而合作开发BD金额一定会打折扣,但是显著提升未来销售额。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内数据来看,泰它西普的疗效确定性非常高,过海外3期基本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一旦海外市场BD、BLA进而产生销售额,都是公司基本面上一个台阶的里程碑事件。
第二,目前市值分析。管理层透露,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同期50%,超过预期。全年超过销售额增长超过50%非常确定。以年底16亿元销售额来看,荣昌生物的PS是4.38。对,你没看错,4.38。港股18a稍微有点脸面的公司,扣除BD后的PS哪个不是10倍以上,也就是160亿以上。换个角度看,极端保守估计,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国内峰值销售额合计为50亿,按照最低3倍峰值PS计算,就是150亿。无论哪个角度看,目前70亿的市值都是毫无任何理性可言的。
第三,未来公司价值分析。上述分析只讨论了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的国内市场。未来,任何一个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国内市场以外的事件发生,都是公司价值进一步上升的动力。一是维迪西妥单抗25年递交美国上市;二是泰它西普海外BD;三是RC88数据非常好,MSLN靶点领先其他公司好几年,MNC公司非常感兴趣,正在洽谈;四是RC28明年25年揭盲并递交上市。任何一个事件成功,荣昌生物价值都必然增长或者翻倍。
第四,宏观和医药产业政策。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的出台和未来的落地,以及海外流动性的持续改善。如今整体估值在地板上的港股创新药,一定会均值回归,这里至少存在1倍的上涨空间。
综合来看,目前70亿的估值只是重大机遇。如果我们抛弃情绪色彩,敢于在股价暴跌中逆行加仓优质公司,未来财富爆发性增长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