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股份(SH600787)$ 未来 12-36 个月,中储股份把金融期货业务放在“供应链-金融-数据”三位一体的新坐标系里,已经排好一张“五个一”任务清单,可概括为:
“一条链、一张网、一张单、一座桥、一套模型”。
1. 一条链——把交割库嵌入新能源金属全生命周期
• 2025-2026 年,围绕“碳酸锂-氢氧化锂-电芯-整车”全链条,复制广州、天津交割库经验,再拿 2-3 个广期所/上期所新能源品种(镍豆、氢氧化锂、工业硅粉)的交割资质,库容再增 8-10 万吨。
• 同步在新疆、青海等锂盐主产区布局前置仓,形成“产地仓-交割仓-港口保税仓”三段式网络,为下游正极材料厂提供“即到即交割、即交割即质押”的库存金融通道。
2. 一张网——LME 香港交割库 + 东南亚卫星仓
• 香港 LME 交割库 2025 年底前落地,首期库容 5-7 万吨铜、铝、锌,填补华南地区 LME 交割空白。
• 依托 Henry Bath,2026 年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再设 2 个卫星仓,形成“香港-新加坡-柔佛”三角套利网,承接中国-东盟跨市套利需求,预计新增年收入 1.8-2.2 亿元。
3. 一张单——区块链电子仓单 3.0
• 2025 年三季度上线“中储 e-仓单 3.0”,与上期所、广期所、浦发银行完成系统直联;年底前接入中信、民生等 6 家银行,实现“T+0 质押、T+1 放款”,融资利率再降 30-50bp。
• 2026 年推动电子仓单与海关、税务、港口、保险公司数据互通,打造“一单到底”的跨境贸易融资场景。
4. 一座桥——期货现货联动定价中心
• 在天津、上海、广州三大钢铁/有色园区,2025 年开始试点“现货指数+期货基差”的公开报价屏,每天滚动发布 8 个品种的区域升贴水,目标 2026 年成为上期所正式授权的“区域报价机构”。
• 同步推出“中储价差交易”APP,让客户在手机端一键锁价、一键移库、一键质押,把传统交割库升级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双功能平台。
5. 一套模型——AI 套期保值决策系统
• 2025 年内与中国物流集团、科大讯飞共建“大宗物流大模型”,把库存、运输、天气、宏观经济等 100+ 维度数据喂给 AI,自动生成套保比例、移仓窗口和资金敞口预警。
• 2026 年向中小贸易商开放 SaaS 化输出,按库存吨数收取订阅费,预计带来 3000-5000 万元/年的高毛利科技收入。
一句话总结:中储股份未来要做的,不仅是“扩库容、拿资质”,而是把交割库变成“数据资产入口”,把仓单变成“可交易的数字凭证”,把中国价格通过香港、新加坡节点推向国际——最终建成全球新能源金属的“期现一体化定价与交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