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发布了2025年中报,很多朋友跟我一样,看到这个增长感到振奋,福耀和曹总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过照例,先泼冷水,福耀并没有真正的盈利增长37%,而是符合券商一致预期的18%的情况下,稍好一点,真实增长20%
因为上半年财报中的48亿利润里,有6亿的人民币汇兑收益,这是一次性的汇兑收益,真实业务利润就是43.5亿
好的,背景汇报完,相信雪球的朋友们应该也能像我一样稍稍按耐自己激动的心情,回到这份半年报
福耀在国内的市占率为70%,剩下30%的大头是信义玻璃的,我们结合信义玻璃的财报来看。
信义玻璃上半年录的业绩大幅下降,几乎与爆雷无异,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建筑玻璃价格走低,从1500元一度跌至900元,即使信义的汽车玻璃板块走强,也没带动整体业绩。而且信义在国内市场主要占据汽车玻璃的低端板块,并没有享受到汽车玻璃高端化个性化带来的好处,这进一步压缩了信义的生存空间,福耀在此背景下,作为专注汽车玻璃的第一龙头,高端产品的比例,再度提升了4.8%,确确实实吃到了一大波红利,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营收增长17%,利润增长20%。
看长期,汽车玻璃高端化,功能化仍是一大趋势,这将增厚福耀的利润率,加深福耀的护城河,赚取比行业高出10%的利润率
产能方面,福耀仍在保持高额资本开支,在合肥,福建,美国三个工厂继续上产能
上半年特朗普关税战的背景下,信义玻璃的出口业务受到打击,信义的模式为在中国和马来西亚生产,然后出口到美国,在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压力已经越来越明显
而福耀坐拥美国工厂,上半年抓住机会又投入了5个亿扩充产能,是有希望拿下这块市场的,而且福耀美国工厂的净利率目前只有11%,在关税战的保护下,这一块的净利率有望回升,如果能到20%的平均水平,将带来3个亿的额外收入,不过这一块的概率仍未知,不确定性很高
上半年福耀人员增长了1100人,增幅3%,确实侧面印证了企业处于扩张期。
最后,我想再次讨论一下风险问题
之前长城的魏总说汽车业的恒大已经出现了,我想考虑极端情况下,福耀作为汽车业的“配角”(福耀中报中确实这么称呼自己),这方面的风险敞口到底有多大
福耀这个半年应收账款83亿,应收票据10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70天,票据周转天数25天
其中,一年以上应收账款2000万,已经全额计提坏账(是一些已经倒闭的车企,确实还不了了,就不点名了)
剩余83亿都是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加一起占21%,大概17亿左右,整体非常分散,我认为风险敞口很小,福耀财务部也是这么认为的,为这部分计提的坏账金额也很小,而且从现金流量表来看,企业确实收到的都是真钱
另外还有票据10亿,其中五亿为银行承兑汇票,因为银行担保,可以说无风险,另有五亿商业承兑汇票,还款周期很短25天,风险也偏低
整体被下游占用的资金在93亿,回款很快,风险敞口相对小,占用上游资金+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也大概在100亿左右这个规模,这方面可以说无功无过,没什么问题
最后回到估值,今年福耀的净利润大概会比券商一致预期高一点,大概90亿左右,券商一致预期88亿,加上60%的股息,持有一年后的pe大概会到15.5倍,在过去十年期来看,处于25%分位,也就是低于75%的时间,整体估值偏低,合理估值大概是19倍pe,还有21%的上涨空间,未来一年的目标价67元,我大概会在这个价格清仓(如果能涨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