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顺丰控股

用户头像
好公司好价格
 · 河北  

顺丰半年报发布以来,A股股价已经从发布前下跌了10%,主要原因还是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仅为3.5%,甚至不如去年三季度。这确实是利空,如果后续财报增速维持如此低的水平的话,股价还可能继续承压。

有些人说市场担忧大股东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变相减持,不过我不这样认为,共同成长计划锁定期9年,这个时间维度搞变相减持没有意义,如果王卫想减持,大可不必如此周折,我认为共同成长计划,就是顺丰高层意识到了,从此以后,顺丰将更加深度的参与经济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开战前,进行全员思想统一和利益绑定

顺丰营收分布于时效快递44%,to B端的供应链及国际25%,快运物流13%,这三者加起来占82%,几乎属于顺丰的主体,经济快递仅占10%,所以这几年顺丰和通达系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情,然而,时效快递及供应链面对国内经济压力,消费者消费能力收紧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越发乏力,消费者越精打细算,越不愿意为时效付高价。企业端,业务减少,货运量也随之承压,上半年这三者(时效,供应链,快运)的营收加权增长率合计仅为6.67%,确实,在这种情况下,顺丰不得不向原来看不上的经济快递业务,要增长了

另外,插播一条, 我在整理阅读财报的时发现,顺丰目前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强的航空货运公司,占据国内航空货运量的33%,在高端快递板块确实是无可撼动的第一名

按照顺丰中报的说法,目前还有20%的固定资产会在未来投入使用,按照当下顺丰的战略发展,会拉高经济快递的单量,毛估估,营收增长20%的情况下,毛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净利率降低0.3%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有所抵消),毛利和净利都会增长10%

当下的固定资产折旧是173亿,固定资产投入是93亿,也就是说当下自由现金流为181亿/年,扣非自由现金流为170亿/年

再增长10%,187亿/年,也就是说,如果顺丰未来几年不搞幺蛾子,就算市场平淡,不考虑快递物流行业的长期增长空间,也有187亿每年的远期利润,折合当下12倍pe,如果考虑物流行业长期3%的增长(参考美国行业数据),三年后,大概有近两百亿的年利润,折合11倍pe

现在回到一个关键问题,增长乏力的快递物流企业,在A股应该给多少倍pe合适呢?当下圆通韵达都是16倍,顺丰往年平均22倍,但是这个数字包含了10%以上的增长 如果增长降到3-5%,我认为非常保守的话,可以参考港股和美股估值12-13倍左右,偏中性估值16倍到18倍左右,乐观估值20倍左右,分别对应,三年后,10-20%增长空间,45-60%增长空间,80%增长空间

此外,除了成长价值,我还想考虑顺丰当下的资产价值

顺丰账上现金及类现金资产为486亿,刨除日常运营需要,剩余202亿,有市场价值的上市公司资产112亿,短债长债182亿,对上下游的运营占款378亿,资金成本,我一般按照6%估算,但是顺丰这家公司应收账款太高(近300亿,且有负债),把顺丰的资金成本上浮20%(应比无债 低应收的公司借款难度更高),资金成本按照7.5%来算,这样计算下来的顺丰当下盈利价值2200亿左右,加上富裕现金200亿,股票资产112亿,当下总价值2500亿左右

此外 我还想考虑一下宏观方面和政策性方面的压力,我关注到国家发过一个《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要点为我国物流成本占GDP15%左右,发达国家处于6%-7%左右,要在2027年前降低至13.5%,再看一下国家25年的统计数据,已经降低到14%了,主要方法就是提高多式联运比例,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减少小微物流企业,支持物流市场龙头提高行业集中度,对小微物流企业算是利空,对大型物流企业算是利好,主要关注铁路,陆路运输,跟顺丰关系也比较小,顺丰的压力主要还是在时效快递增长空间受限上。

综上,顺丰的风险点在于,增长乏力,应收账款较高,优点在于,折旧较大,远期利润有保障,品牌价值好,经济较好时,时效快递的品牌效应有提价空间

目前顺丰大概占我仓位的5%,成本45块,42块以下会逢跌加仓,总仓位不超过10%(对于有债且应收较高的企业,不上重仓)46-50块之间做一些波段,降低持仓成本,60块左右清仓,如果后面财报显示没有按照我的预期发展,基本面走坏,我也会立即清仓,如果没有,就是这个操作逻辑,觉得有帮助的可以点个关注,如果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我会再发文和大家讨论一下[抱拳]

如果有不同的想法,也欢迎留言讨论[抱拳]多谢

$顺丰控股(SZ00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