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高速在宏观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展现了其核心业务的韧性与战略转型的决心。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保持稳定,但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这是2024年年度报告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变化。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联营公司房地产开发收益的周期性减少以及对大环保板块部分项目的资产减值计提。
虽然短期利润承压,但公司在资本运作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发行公募REITs,并以低成本完成多轮债券融资,为外环三期、机荷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的持续投入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这表明公司正在经历从“稳健收费公路运营商”向“收费公路+大环保”双主业驱动的战略转型阵痛期。
总体来看,深高速是一家以稳健现金牛业务为基础,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转型期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需重点关注其大环保业务的盈利能力改善进程以及重大在建项目的投资回报前景。
1. 盈利能力分析:短期利润承压,主业根基稳固
营业收入: 92.46亿元,同比微降0.53%,基本持平。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特别是收费公路)的收入基础相对稳固。
归母净利润: 11.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0.80%。扣非后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下降52.05%。这是分析的重中之重。
利润下滑归因分析:
主因一:投资收益锐减。 年报显示(第54页),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14.78亿元降至8.51亿元,其中对联合置地(梅林关更新项目)的投资收益从6.25亿元降至0.85亿元,减少了5.4亿元。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结转周期性所致,2023年为项目交付高峰,而2024年进入新周期,属于非经常性、周期性影响。
主因二:资产减值损失扩大。 资产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1.32亿元扩大至3.84亿元(第194页)。董事长致辞中提到“对大环保板块各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有所增加”,这表明公司正在对环保业务进行梳理和优化,主动确认亏损,虽短期影响利润,但有助于长期健康发展。
主因三:主业毛利率小幅下滑。 收费公路业务毛利率由2023年的50.38%下降至48.27%(年报未直接提供,根据收入成本计算得出)。年报中解释,这与部分路段受不利天气、节假日免费、专项维修费用增加等因素有关。
结论:净利润的“腰斩”主要由房地产联营公司收益大幅回落和环保业务资产减值两大因素造成,而非核心收费公路业务的崩溃。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依然存在,但新业务的培育尚需时日。
2. 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分析:财务稳健,融资能力强劲
资产负债率: 59.74%,较2023年的58.53%略有上升,但仍处于行业合理水平,显示公司财务杠杆可控。
资本运作亮点:
成功发行REITs:将益常高速作为底层资产成功发行公募REITs,募集资金20.48亿元,盘活了存量资产,是公司资本运作的一大创新和成功。
低成本融资:年报(第21页、148页)多次提及,2024年发行了多种期限的公司债和中票,利率均创同期历史新低(如2.20%的5年期债券),显示了市场对公司信用和前景的高度认可。
A股增发获批:获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预计募集47.03亿元,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
结论:深高速的融资渠道通畅、成本控制得力,拥有“A+H”双融资平台及REITs等多元化资本工具,强大的融资能力是其抵御风险、支持大规模项目建设的核心优势。
3.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健康,支撑战略投资
经营活动现金流: 净额为37.17亿元,虽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系益常高速出表影响),但绝对值依然非常可观,证明其收费公路主业“现金牛”的特性没有改变,能为公司提供稳定充沛的运营资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 净流出0.36亿元。相较于庞大的在建工程,流出额较小,主要是因为本期收到了处置益常高速的股权款(约13.97亿元),对冲了部分投资支出。
筹资活动现金流: 净流出28.07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债务。
结论:经营现金流强劲,是公司战略发展的压舱石。公司正处于“投资高峰期”,未来的投资性现金流出将维持高位,健康的经营现金流和强大的融资能力为此提供了保障。
1. 双主业战略:“收费公路+大环保”
收费公路(压舱石业务):
运营:整体路费收入受宏观因素影响略有下降。深中通道的开通对沿江高速、机荷高速等路产带来积极影响,但对外环项目等也存在分流。公司正积极通过智慧交通、精细化管理等手段提升效率。
发展:投资力度空前。机荷高速改扩建(投资192.3亿)、外环三期(投资84.47亿)、广深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这些项目虽然短期内是巨大的资本开支,但长期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巩固其在大湾区的路网核心地位。
大环保(第二增长曲线):
现状:处于战略整合与优化期。有机垃圾处理规模已位居行业前列(设计处理能力6700吨/日)。但如财务分析所示,部分项目盈利不达预期,正在进行资产减值。公司已明确将收缩亏损的EPC及装备制造业务,聚焦运营。
亮点:深汕乾泰获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切入高潜力赛道。光明环境园等重点项目进入试运营,未来有望贡献稳定收益。
结论:双主业战略方向明确。收费公路正通过大规模再投资实现“新陈代谢”和规模扩张。大环保业务则在经历“去粗取精”的阵痛,未来能否提升盈利能力,是决定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成败的关键。
1. 潜在风险:
政策风险:《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修订仍是最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未来的收费年限和标准。
项目建设风险:多个重大项目同时在建,投资巨大、工期长、技术复杂,存在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的风险。
新业务经营风险:大环保业务受技术、运营效率、政府补贴、下游产品价格(如油脂)等多重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尚不稳定。
财务风险:虽然目前财务稳健,但随着在建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未来几年公司的负债规模和利息支出将持续增加,对资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2. 发展机遇:
政策东风:国家强调扩大内需、推动“双碳”目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公司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绿色环保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区域优势: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活力强,为路产业务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REITs机遇:成功发行首单REITs后,为未来盘活更多成熟路产、实现“投-融-建-管”良性循环打开了新通道。
1.重新评估公司价值:不能仅因2024年利润大幅下滑而否定公司,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稳定且持续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在建项目的远期价值。
2.关注公司两大看点:一是看大环保业务的盈利拐点,何时能从“投入期”转向“收获期”;二是看重大改扩建项目的进展和未来回报,这是公司未来5-10年的核心增长动力。
3.深高速投资定位:可将深高速视为一只兼具防御性(现金牛业务)和成长性(新项目+新业务)的价值型股票,当前利润低谷可能提供了较好的长期布局机会,当市场对利润持悲观态度时,等待一个好的买入时机,同时也需耐心等待深高速转型效益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