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我就很奇怪于国内的股市新闻,说是炒作“10送10”……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喜欢聊这个“10送10”的逻辑?什么样的风气才能让他们写出那么多的文章,或是那么多的“武功秘籍”,说是炒作“10送10”?
这对公司的盈利情况,所对应的净资产,完全没有变化,但竟然能够全民热聊,全民热炒。
我猜,如果外国人看了,他们会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傻X”。
自从“10送10”参照派现金进行扣税之后,这种风气就停止了,所以就会出现很古怪的10送10再分红多少元的奇怪现象,无他的,那分红额就是为了用来交税的,如果不分红呢,这10送10的玩意,如果别人的帐户没有现金,是没法扣税的。
当前,我也觉得聊寒武纪的价格成为A股的单价最贵的股票,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正如别人不会讨论亚马逊当前是200元,微软是500元,于是就简单的说“微软比亚马逊贵”。
也不会有人讨论好市多股价900元,亚马逊股价200元,就认为好市多比亚马逊贵。
他们这些媒体,怎么会这么热衷于表现的东西,讨论起了寒武纪的股价究竟是不是1400元,究竟有没有超过茅台的股价的呢?
他们是不是没有新闻所写,所以就带领所有的人带进一些毫无意义的话题里面。
他们不说说寒武纪的产品功能和性能怎么样,有没有卖到国外去,营收预测怎样,业绩预测得准不准……反而那么热衷于它的单位单价是多少。
如果放在美股,要让交易单价发生变化,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叫“分割”和“反向分割”。可以很容易的1股拆成10股,或是10股合并成1股。
因为他们觉得,这并不改变这个公司的性质。很多垃圾股或是杠杆基金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合股,或是很多优质的公司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拆股。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么热衷于聊交易单价,是因为它们什么话题都不敢写,所以于是就写这些毫无意义和营养的新闻,把财经新闻当作是娱乐新闻来看待。
如果说是娱乐新闻……
寒武纪怎么敌不过2022年的尚乘数科?当年的美股尚乘数科(中概股),在短短的几天内暴涨了200倍,市值好像是涨到了多少几千亿美元的位置。
够刺激了吧?几千亿美元的市值,这是何方神圣?当然了,在货源归边的情况之下,这些股东的股票都是无法在这么高的市值的情况下卖得出去的。这只不过是一场左右手对倒的交易,就算是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骗局,但还是会有人冒着“说不定还能再涨一天”的心态去参与赌博。
毕竟呀,这玩意,当年从12元涨200倍到2500元,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当涨了10倍的时候,就已经上新闻了,再涨到20倍,50倍,100倍的时候,早就上头条了。
每个观望的人都无不表示惊叹……从成交额来算,当它涨上去的时候,成交额大概仅有10亿美元左右。然后呀,就慢慢的跌,跌一轮之后,突然间抽一下筋,暴涨一下,例如1天涨3倍,然后继续每天阴跌,然后又突然间涨1倍,或是几天涨1倍,或是1天涨30%+,然后又继续慢慢的跌,于是,从2500元跌到了现在的1.6元……所有参与买入这个股票的人,如果没有卖出去的话,全部都上当受骗了。
最高时,那是几千亿美元的市值,现在,变成5亿……其实5亿市值也是很高的,它的公司的净资产只有多少亿?当前是27倍的PB,它的财务结构也更好笑,每年的利润大于每年的营收额,靠的是什么?我猜应该是炒币吧……然后这公司的负债比几年前增加了几个亿美元……整个公司,其实都是负债……
其实呀……也对这类公司完全没必要关注,也不需要做任何的财务分析。只需要从“动机”的角度来看,这些股票其实就是一个壳,一个遥控的骰子,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庄家与散户之间的对赌。散户在里面就注定会被绞肉。
看完尚乘数科,你们也大概知道,只要庄家机构愿意操控,是没有事情办不到的。HKD都能操控炒到几千亿市值,如果按股份*股价,就能坐进全世界市值前10左右了,问题是,这能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吗?这样的被操控的股价,市值,有意义吗?
除了当年的尚乘数科,还有很多种这样的例子,每逢牛市就会看到无数的这一种奇怪现象,并且会有很多“赌徒”认为,只要我在这里买进去,等它涨起来,就能赚了。
按他们的天真的想法,尚乘数科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的,它有无数次的一天暴涨……但其实呀,一旦暴涨过后,又必定会继续创新低。他们的抄底,想一想,这从2500元跌到1.6元,大概是腰斩了10.5次,即一共跌了10.5次50%才能跌到当前的股价。究竟这种遥控骰子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这就看散户有没有上当,有没有人跟它们对赌了。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股票的特点,公司做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就是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