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国际 投资逻辑要点梳理 -202509

用户头像
mavk-张
 · 广东  

近几周使用开通的港股账号建仓了 中核国际 这只低估、业绩好、有成长性股票,今年到昨天为止这只股票涨幅129%,也算不错,但在我关注的港股资源股中涨幅算中等偏上一点水淮了。

对应的美股 核电相关板块个股 近期表现却非常突出,特别是oklo今年涨幅400%左右了,而估值性价比 中核国际 占有绝对优势。为后续弹性上涨打开了想象空间!

今天抽空简明扼要梳理一下此股的投资逻辑要点。

一、详细的投资逻辑见去年、今年写过2篇长文

、需求端

全球正在迎来核电复兴潮。多国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高两倍。中国计划到2035年将核能发电量占比提升至10%左右(2022年占比约5%),2030年前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此外,AI数据中心等耗电大户对稳定、低碳的核电需求激增,进一步推高铀需求

美国银行报告:核电或成规模达10万亿美元的产业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一份新报告指出,核能蕴藏着规模达 10 万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机遇,或将为 “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该机构估算,为满足全球电气化需求的增长(人工智能军备竞赛背后的数据中心等能源密集型项目推动了这一需求),到 2050 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需增至当前的三倍。未来 25 年,相关投资预计将超过 3 万亿美元。

“(核能的)这一潜力比以往更具发展动力。”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 董事总经理蒂莫西・福克斯(Timothy Fox)向雅虎财经表示,“目前有数据中心在寻找稳定、可调度且清洁的发电方式,而核电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2025 年,需求增长、特朗普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该行业多年来低迷前景后公众舆论转向积极,共同推动了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股价上涨

在产业链更上游,几乎所有商业运营的核电站都需要特定类型的燃料才能运行:低浓缩铀(Low-Enriched Uranium,简称 LEU)或高丰度低浓缩铀(High-Assay Low-Enriched Uranium,简称 HALEU,铀 - 235 丰度最高可达 20%)。(核武器所用武器级铀的丰度需超过 90%。)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策略师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所写:“历经数十年停滞,在电力消费增长、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及对 24 小时不间断供电能源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几年核能供应有望大幅增加。”

数字经济爆发催生稳定电力需求AI算力、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惊人。训练一个大模型的耗电量可能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些高耗电产业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电力,核电是其理想选择之一。全球科技巨头如GoogleMeta微软等都在积极寻求核电合作

、供应端
全球铀市场正走向结构性短缺。许多现有矿山已运营超过30年,资源日益枯竭,而新矿投产周期长达5-10年,资本开支不足多年制约了供给增量。高盛预计到2040年全球铀矿缺口将达1.3亿磅

供应缺口逐年扩大:2014-2020 年铀价持续走低,减缓了许多铀矿勘探和开发项目的进程,导致后续供应能力不足。2026 年开始一次供应缺口逐年扩大,2026 年铀一次供应缺口为 1427 吨,2027-2030 年分别为 3083 吨、6166 吨、8269 吨、10443 吨铀。

能源安全与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许多国家的核心战略。发展核电有助于提升能源自主供给能力。特别是欧洲国家。

国际政策出现重大转向,世界银行解除了对核电项目长达数十年的融资禁令,欧盟将核电纳入绿色能源分类体系,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核电提供税收抵免。这些举措为核电发展提供了 “绿色通道”和资金支持

三、竟争格局

中核国际主要参与的是全球天然铀资源的贸易和开发。这个领域的玩家主要是各国的大型核能集团或其旗下的专业公司,例如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法国欧安诺(Orano)以及加拿大卡梅科(Cameco)等。中核国际依托中核集团,是这个“巨头俱乐部”中的重要一员

在国内市场,中核国际的角色非常特殊。作为中核集团唯一的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其核心任务是保障国内核电站的“粮食”供应,因此它在国内面临的直接竞争压力较小,更多是与其他央企和机构协同,共同维护国家铀资源供应安全。

国内竞争层面:国内天然铀市场主要由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国有企业主导。中核集团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约为 45%,中广核集团占比约为 15%。中核国际依托中核集团,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支持。

四、核心竟争力

依托强大的母公司中核国际是中核集团专门从事海外铀资源开发业务的平台,中核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产业的集团,这为中核国际提供了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和资源保障。

独家供应协议:根据 2024 年框架协议,中核国际作为中国铀业集团的天然铀产品独家供应,同时承担海外铀资源代理采购及分销角色,这有助于中核国际进一步加强铀贸易业务,扩大全球市场的覆盖范围。

贸易规模与业绩增长中核国际的铀贸易规模持续扩张,2024 年全年销售约 577 万磅天然铀,总收入达 18.41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217%净利润为 1.95 亿港元,同比增长 83.4%,良好的业绩表现和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使其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国际化布局与经验中核国际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投标买卖,在海外铀资源开发和贸易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国际化的运营能力和市场渠道。

全球市场占有率:中核集团的天然铀国际贸易额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二中核国际作为中核集团旗下负责铀贸易的主体,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国内市场占有率:中国天然铀市场中,中核集团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约为 45%,中核国际作为中核集团的子公司,其市场份额包含在中核集团的整体份额之中。

五、国内外投资的矿产,为后续成长性垫定基础

中核国际在国内外投资的矿主要有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哈萨克斯坦扎列奇诺耶铀矿和蒙古国古尔万布拉克铀矿

1、纳米比亚罗辛铀矿:罗辛铀矿是世界上运营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露天铀矿山,2019 年被中核集团收购。2023 年产量达到 2920 吨 U₃O₈,创 2011 年以来的产量新高。截至 2023 年年底保有资源量约 20.8 万吨 U₃O₈。通过高效开展矿山延寿研究,四期矿权开发获批,矿山服役年限大幅延长十年,预计新增资源量 2.5 万吨以上。中核集团还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如升级矿石浸出、浓密及产品沉淀工艺等,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该矿未来几年有望保持产量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将持续提升。

2、哈萨克斯坦扎列奇诺耶铀矿中核国际持有该矿 49% 股份。该矿年产量在全球名列前茅,2025 年开始投产。随着哈萨克斯坦硫酸厂建成投产,预计 2026-2028 年度包销量为 1036 吨、1225 吨、1298 吨铀,产量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蒙古国古尔万布拉克铀矿:该矿资源量约 8000 吨铀,目前处于勘探和开发阶段,暂无具体的产后成长性数据,但随着勘探工作的推进和开发的进行,未来有望为中核国际带来新的资源增量和业绩增长点。

六、财务基本面分析

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1 年 - 2024 年,公司毛利分别为 2061 万、1.03 亿、1.27 亿、2.34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24.7%;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238.90 万、8084.30 万、1.06 亿、1.95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34%。2024 年全年销售约 577 万磅天然铀,总收入达 18.41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217%,全年净利润为 1.95 亿港元,同比增长 83.4%。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幅更是惊人地达到了9151.72%,并成功扭亏为盈,虽然这其中有上年同期低基数的因素,但也显示了业务的强劲反弹

2、资产质量优化:2024 年公司通过出售全资附属子公司中核香港,资产周转率从 2023 年末的 0.59 上升至 2024 年末的 2.09,权益乘数从 2023 年末的 2.15 下降至 2024 年末的 1.31,资产负债率从 54% 降至 23%,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财务风险降低。

3、净资产收益率提高:2024 年公司 ROE 达到 28.9%,较 2023 年的 23.1% 进一步增加。虽然外部环境影响导致净利率有所下滑,但公司在杠杆水平更加合理的基础上,资产周转率大幅改善,从而推动 ROE 显著提升。

4、资产质量优化:2024 年公司通过出售全资附属子公司中核香港,资产周转率从 2023 年末的 0.59 上升至 2024 年末的 2.09,权益乘数从 2023 年末的 2.15 下降至 2024 年末的 1.31,资产负债率从 54% 降至 23%,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财务风险降低。

5、净资产收益率提高:2024 年公司 ROE 达到 28.9%,较 2023 年的 23.1% 进一步增加。虽然外部环境影响导致净利率有所下滑,但公司在杠杆水平更加合理的基础上,资产周转率大幅改善,从而推动 ROE 显著提升。

七、核电 铀 的价格,后3年价格趋势预测

1、短期价格趋势(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12 月)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2025 年 8 月发布的 “CNEA 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未来 3 个月(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10 月),受美联储可能宣布降息、WNA 组织召开世界核研讨会等事件刺激,市场热度或将提升,预计现货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波动区间为 68-78 美元 / 磅。

摩根士丹利预测更乐观:2025Q4达到80-90美元 / 磅,主要依据是供需紧平衡持续;SPUT等基金购铀行为;地缘政治(如美国对俄禁令)推升溢价

2、中长期价格趋势(2026 年 - 2028 年)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核电重回增长通道,截至 2024 年 9 月,全球共有 62 个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大多数将在 2029 年前投入运营。预计 2024-2029 年每年新增核电机组分别达 7、10、9、15、8 和 8 座,平均每年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11GW,远超 1988-2023 年每年平均的 2.1GW,这将带动天然铀需求的增加。

供应增量有限:中长期来看,大型在产矿山产量下调节奏加快,同时新开发项目易受铀价下跌影响,调整融资、建设进程,后续投产、产能爬坡计划延后。此外,哈萨克斯坦自 2025 年起实行更高的铀矿开采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成本中枢,限制了供应的增长。

价格预测中广核矿业拟与关联方中广核铀业签署销售框架协议,将 2026-2028 年采购定价机制中铀预测基价比例调整为 30% 预测基价 + 70% 现货价格,2026 年预测的基价定为 94.22 美元 / 磅,后续每年递增 1.041 倍,即 2027-2028 年分别为 98.08 美元 / 磅、102.10 美元 / 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也预计未来十年天然铀价格进入缓慢上涨通道,中长期天然铀市场供需偏紧格局进一步强化,预计长期价格将保持相对高位,而现货价格将企稳回升,逐步向长期价格靠拢。

、后3年业绩预测及估值空间

后 3 年业绩预测

2025 年:有市场分析认为,若铀价年底突破 115 美元每磅,保守估计全年净利润区间为 4.2-4.8 亿港元。

2026 年:随着更多核电项目投产,铀需求进一步增加,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增长约 25%,达到约 30 亿港元;净利润预计增长约 20%,达到约 2.9 - 6亿港元(主要看 铀价 涨幅)。

2027 年:全球核电市场持续扩张,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预计增长约 30%,达到约 39 亿港元。

后 3 年估值空间相对估值法

业绩成长性:如果公司2025年净利润能达到市场预测的3亿港元,那么以当前约19亿的市值计算,其前瞻性市盈率约为6-7倍。对于一家处于高景气行业、具备稀缺属性且业绩高速增长的公司而言,这个估值水平可能仍有提升空间。

$ 中核国际$纽威股份(SH60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