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有哪些行业景气度发生拐点但股价尚未体现?

用户头像
mavk-张
 · 广东  

三季度预增近期业绩好的会有一波行情。中报 预增也提前写过相关预测,90%以上行业目前分析看都是准确的。

三季报有哪些景气行业发生拐点,但对应的行业股票却没有表现出对应涨幅呢,是否有投资机会呢?我关注的景气行业业绩改善,觉得值得关注并有一定投资机会,主要是如下几个行业:

一、有机硅/锂电设备(半个,因固态电池一直涨得不错)

重点关注有机硅的业绩拐点,这一块今年涨幅还未体现出来

基本面拐点

① 欧洲、美国储能扩产+国内动力电池设备更新需求,2025Q3起设备企业订单增速由负转正,代表公司Q3净利同比+200%以上;

② 有机硅、EVA价格自2024年Q4触底,2025年9月价格回升10%–15%,企业扭亏为盈;

③ 板块PB普遍<2倍,部分公司破净。

股价位置:仍处2022年高点下行通道,反弹幅度<20%,远低于商品涨幅。

催化:10月排产继续上调、三季报扭亏、美国储能税收减免细则落地。

有机硅的详细逻辑如下:

1、2025 年 Q4 投资窗口期的核心逻辑

供需格局拐点临近,产能周期进入尾声

2025 年国内有机硅新增产能仅有兴发集团内蒙古 10 万吨 DMC 项目(6 月投产),全年总产能 364 万吨,较 2024 年仅增 5.8%。行业自 2022-2024 年经历密集扩产后,2025 年进入 “零新增产能” 阶段,且陶氏化学计划 2026 年关闭英国 14.5 万吨 DMC 产能,全球供需结构显著优化。叠加企业主动减产(如 2025 年 Q2 行业自律减产 30%),开工率维持在 75% 左右,库存分位数降至 40% 以下,Q4 供需缺口有望扩大至 1-1.5 万吨 / 月,推动价格触底反弹。

价格与利润修复确定性增强

当前有机硅 DMC 价格分位数为 0%(历史底部),价差分位数 3%,完全成本线附近(约 1.4 万元 / 吨)。随着 10 月传统旺季备货启动,预计 Q4 价格波动区间上移至 1.05-1.15 万元 / 吨。龙头企业如合盛硅业凭借 “煤 - 电 - 硅” 一体化成本优势(较行业低 20%),在价格回升至 1.1 万元 / 吨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Q4 利润环比改善确定性高。此外,工业硅价格因枯水期电价上涨(云南、四川丰水期电价 0.28 元 / 度→枯水期 0.5 元 / 度)底部夯实,成本支撑显著。

新兴需求爆发与高端替代加速

光伏领域: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超 300GW,双玻组件渗透率突破 85%,单 GW 密封胶用量增至 1800 吨,全年需求超 48 万吨。头部企业如晨光新材隆基 50 亿元长单,硅宝科技光伏胶市占率达 3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导热灌封胶需求增速 90%(耐温 - 50℃~+250℃),车身密封胶单车用量 6.5 公斤(燃油车 2 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配套企业宏柏新材 Q2 出货量环比激增 200%。

电子封装:半导体封装胶国产化率从 2023 年 32% 提升至 55%,回天新材中芯国际 10 亿元订单,产品离子含量<5ppm(适配长江存储 3D NAND 堆叠工艺)。

出口红利释放与海外产能转移

2025 年前 8 月有机硅出口量 37.32 万吨(同比 + 1.47%),东南亚市场占比升至 45%。欧洲因能源成本高企,瓦克、迈图等企业开工率长期低于 70%,而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出口毛利率较国内高 5-8 个百分点)承接订单。陶氏关闭英国产能后,预计 2026 年全球有机硅供需缺口扩大至 20 万吨,国内出口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30%。

2、重点标的与配置策略

龙头企业优先

合盛硅业:全球产能第一(26%),煤电硅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Q4 光伏密封胶出货占比有望提升至 30%。

东岳硅材:苯基单体纯度达 99.999%,深度绑定 C919 大飞机密封系统订单,净利率 42%(行业领先)。

高弹性细分领域

光伏胶晨光新材(三氯氢硅纯度<0.1ppb)、硅宝科技(导热系数 8W/m・K)。

新能源车宏柏新材(动力电池密封胶耐温 300℃)、回天新材(半导体封装胶良率 99%)

二、风电设备

基本面拐点

1、 零部件量价齐升。轴承、铸锻件Q3净利润同比+300%/+120%,毛利率普遍提升3-5pct,主因:大型化主轴单价提升+原材料钢价下跌。塔筒出口受益欧洲海风中价订单,大金重工Q3净利润同比+335%,但PB仅1.8倍,低于历史中枢2.5倍。

2、整机环节毛利率触底回升。9月陆风投标均价1559元/kW,环比持平,结束连续两年下跌;主机厂Q3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1-2pct。金风科技三一重能Q3净利环比扭亏,在手订单均创历史新高,但股价仍低于2020年平台。

3、板块PB普遍<2倍,部分公司破净。

股价位置:零部件代表2025E PE 12–15×,低于历史均值20×;整机代表2025E PE 10–12×,处于2016年以来最低区间

天风电新 提供的内容可参考下:

【天风电新】

海风:错过开场又如何,拐点已至,再底部推荐东缆&明阳-0926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海风一直“姗姗来迟”,而简单复盘今年风电行情,跑出来三个大票: 【大金重工】-ytd+123%; 【新强联】-ytd+111%; 【金风科技】(港股)-ytd+100% 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只涨了业绩,还没开始涨估值」。重点推荐两个底部标的【东方电缆】、【明阳智能】。

东方电缆 【复盘】: ①上一轮行情启动在20年6月,一年1X,#业绩驱动,20Q2利润达2.9亿(同增120%),是拐点信号,而第二年单季度业绩创新高,达3.6亿,PE稳定在30x pe; ②2q后至22年7月,股价上涨近240%,#主要是由于PE推动,PE从30x升至50x,基于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且在阳江投资海缆基地,广东海缆订单高增。#「其实那段业绩兑现度不高,更是对碳中和的一种估值致敬」。——是行业的问题,不是东缆,这个业绩兑现整整晚了3年。 【展望】:姗姗来迟的业绩兑现! 当前时点和20年中特别像,第一、Q3率先迎业绩拐点(市场不信),我们预计第一个季度环+100%+、同+50%+,且Q4新增帆石一、二交付,环比趋势不变。 第二,除了业绩,还看好估值扩张:①11月起欧洲迎密集订单。且已投标海外高压直流订单(海外直流占比更高);海外海缆敷设船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海外壁垒; ②在手海缆订单110亿左右,且500kv海缆订单占比50%+,预计毛利率50%+,较220kv提升10%+; 投资建议:维持已有预测,预计25、26年归母净利17、24亿,对应25x、18x,考虑Q3第一个业绩拐点,我们看好后续业绩持续超预期;此外,更看好26-27年估值的扩张——类比大金的出海,给的盈利指引特别低,超预期概率高。

明阳智能 昨晚公告员工持股&股票期权俩方案。业绩考核目标均为:以2024年为基数,2025、202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200%、300%;或者收入增速不低于30%、50%。 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合计占当前公司总股本1.32%,大幅激励核心骨干;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当前股价水平,展现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海风&出海:明阳为国内海风龙头,海风占比高进一步风机毛利率;且公司具备海外海风风机出口【唯一性】,意大利及苏格兰漂浮式海风进入合同条款谈判阶段,欧洲海风风机价格9000元/kw,毛利率预计50%+,单千瓦盈利是国内的10倍以上。 投资建议:风机板块整体处于盈利向上拐点,风机涨价即将兑现到报表上,国内&海外风机打开估值弹性。

站在中期视角,公司现在市值对应10X PE不到,和4月我们开始重点推荐金风科技类似,看好国内治理改善+中期海风风机出口期权,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