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特:国产涡旋压缩机龙头历史

用户头像
默思财富
 · 广东  

文章来源:英华特:国产涡旋压缩机龙头历史

涡旋压缩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部件,在民用、商用、工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由于产品技术壁垒较高,日本、美国和欧洲厂商曾一度垄断全球市场达三十年之久。

2011年成立的英华特,在十几年发展时间里,成功抓住了国产化替代的机遇,凭借技术创新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成为国产出货量最大的涡旋压缩机品牌。

一、英华特

2002年,英华特创始人陈毅敏,从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加入了美国艾默生电气集团(简称“艾默生”)亚太区研发中心,担任研发经理一职。在艾默生,陈毅敏主要进行技术研发,长期在实验室专注于实验数据的研究。

艾默生,是全球知名的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旗下更是拥有类似“谷轮”这种全球知名的涡旋压缩机品牌。在艾默生从事了五年的研发工作,陈毅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于2007年辞职转至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主要负责为科技型创业公司提供投融资、落户选址等服务。

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工作期间,陈毅敏通过与人打交道,锻炼了交际沟通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与此同时,陈毅敏做了大量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行业研究等工作,让他对于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凭借对行业的洞察,陈毅敏很快便看中了涡旋压缩机领域,当时国内涡旋压缩机市场被少数几家外资品牌垄断已长达三十年,他认为在涡旋压缩机市场存在着国产替代的机会。同时,陈毅敏与之前在艾默生的老同事有着涡旋压缩机方面的技术积累,又刚好有朋友愿意投入1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令陈毅敏觉得有把握把国产涡旋压缩机产品做出来。

压缩机,就像是空调、冰箱这些制冷设备里的"心脏",通常要占整个制冷设备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可以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通过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排到冷凝器处,然后向外放出热量变为液体,最后进入蒸发器中汽化为气体吸收热量以降低外界温度。

常见的压缩机有五种类型,分别是主要用于家用冰箱、家用空调的转子压缩机,主要用于冷柜的活塞压缩机,主要用于工厂制冷的大型螺杆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工业制冷设备的离心式压缩机,以及较为安静的涡旋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技术,采用了双涡盘结构实现无阀气体压缩,具有体积紧凑、振动小、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相较传统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的气体流动损失减少约40%,能效提升显著。

2011年,陈毅敏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辞去公职投身创业浪潮,与之前一起在艾默生做过研发的郭华明、文茂华等人,共同成立了“苏州英华特制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英华特”),主要从事涡旋压缩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在成立英华特不久后,陈毅敏等人仅用五个月时间,便研发出了首台涡旋压缩机样机。由于当时公司还没有建造实验室,陈毅敏等人只能借用朋友公司的实验室,在半夜进行测试。然而,在进行第一次测试时,压缩机样机却仅工作20多分钟便烧坏了,经过分析后才发现是涡旋压缩机的主轴做得太长,干涉到了内部零部件。

通过第一次测试呈现的数据,陈毅敏等人对产品稍加改进,很快便在三个月后做出了第二台样机,并在已搭建完毕的英华特实验室成功通过了测试。随后几个月时间里,陈毅敏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可靠性检验,工艺开发等工作,于2012年实现了涡旋压缩机的小批量试生产,成功推出了2至6匹的全封闭涡旋压缩机。这种全封闭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可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小型制冷设备,例如家用空调、小型冷库等。

2013年,英华特迎来了公司的第一笔订单——来自于苏州市一家生产热泵热水器的新能源公司。这家公司原本采用的是外资品牌涡旋压缩机,但却没能享受该外资品牌的售后服务。于是,陈毅敏向对方承诺,无论客户现在使用哪种品牌的涡旋压缩机,英华特都能够提供应用技术支持。在陈毅敏的努力下,客户终于答应先购买16台涡旋压缩机的小订单,共计2.3万元,这笔小订单也让英华特成功打破了外资寡头的垄断。同年,英华特再次迎来一笔出口到土耳其的货值80多万元的整货柜订单,共计480台涡旋压缩机,这也是英华特第一笔出口海外的订单。

二、涡旋压缩机

由于空调、冷冻冷藏等制冷领域的涡旋压缩机竞争激烈,面对众多知名外资品牌的涡旋压缩机产品,英华特能抢到的订单数量并不多。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线投产,英华特天使轮1500万元投资也基本快用完,新一轮融资还没有到位,公司整体入不敷出。

从2013年起,陈毅敏对公司产品战略定位进行了重大调整,决定走差异化竞争路线,针对一些被竞品忽略的细分市场,研发专用的涡旋压缩机产品。

2013年,英华特针对中小冷量的冷库、冷藏运输、冷冻加工等场景,推出了半封闭涡旋压缩机。虽然对比全封闭涡旋压缩机,半封闭涡旋压缩机的封闭性能较差,体积较大,重量也相对较重,但半封闭涡旋压缩机却保留了开启式压缩机易于拆卸维修的优点,能适应较广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同年,英华特针对较大型场所的制冷需求,例如体育馆、大型超市等场景,推出了7至12匹的全封闭涡旋压缩机产品。

2014年,英华特针对空气能热泵的压缩机需求,开发出了业内首款针对高温热水和烘干专用的热泵烘干涡旋压缩机,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欢迎,每月销量超过1000台。空气能热泵,主要以空气中的热能为主要能源,通过压缩机做功,实现热量在不同温度环境之间转移,可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所的供暖,或提供热水,或用于温室大棚冬季供暖等。

此后,英华特将热泵烘干涡旋压缩机推广到了烟草烘干、中药烘干和木材烘干等场景。2014年至2015年间,英华特向河南市场销售了4000多台烟草烘干涡旋压缩机,实现了规模化的场景应用,一举奠定了在烘干领域的涡旋压缩机优势地位。

2015年,英华特敏锐地捕捉到北方低温采暖的市场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出了带喷气增焓技术的热泵烘干涡旋压缩机,随后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北京煤改电项目(针对农村地区家庭用户取暖方式,减少煤炭使用,推广清洁能源的改造)的推进,英华特的热泵烘干压缩机被大批量应用,同步带动了空气能热泵商用采暖市场的发展,帮助公司扩大了在空气能热泵市场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英华特的热泵烘干涡旋压缩机还被大量应用于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的集中采暖项目,畜牧养殖等场景。截至目前,英华特已经成为国内热泵烘干应用领域首屈一指的涡旋压缩机品牌,在许多关键技术,包括了耐高温电机、针对性优化涡旋盘设计、高温润滑油、电机冷却及确保润滑油回油通畅等都下足了功夫,全方位保障了产品的高性能与可靠性。

2017年,英华特成功申报了“高能效双向柔性涡旋压缩机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这一成果也间接推动公司拓展了汽车涡旋压缩机项目,迎来了新的增长点。

2019年,英华特与美国博格思众常州工厂合作,搭建了汽车空调专用的电驱动车涡旋压缩机生产线并实现投产。美国博格思众成立于1949年,一直专注于车用温控设施领域,并于1998年在江苏省常州市成立了“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通过与博格思众合作,英华特实现了涡旋压缩机产品在新能源车、工程机械、商用客车等汽车场景的应用,满足了不同类型车辆的空调、热泵以及电池组冷却系统热管理需求。

与此同时,英华特于2019年研发出了30匹全封闭涡旋压缩机及变频涡旋压缩机,具备高能效,运行稳定,低噪音,低振动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工业厂房、酒店、写字楼等场所的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大型热泵热水工程、工业冷冻冷藏等领域,能够满足这些场所对大冷量、大热量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英华特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然而,新产品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研发30匹全封闭涡旋压缩机初期,英华特的产品在低温环境下表现未达预期,陈毅敏立即成立了一支项目攻坚团队,夜以继日地修改设计稿、做性能指标测试、跟踪客户反馈,最终才成功将产品完善并推出市场。

2021年,英华特推出第二代30匹全封闭涡旋压缩机,这款产品延续了英华特涡旋压缩机产品高能效、低噪音等特点,成功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2023年,英华特推出了变频涡旋压缩机,相比起定频涡旋压缩机,其电机转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压缩机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当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变频涡旋压缩机降低转速,以较低功率运行,维持温度稳定。

2024年,英华特推出了“扶摇系列”空调专用涡旋压缩机,其名字灵感来源于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寓意公司产品如同大鹏一般,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可能。“扶摇系列”涡旋压缩机的单体能力可达60匹,而且通过双压缩机并联方式,实现了更大的制冷量,并保持更高的能效比。此外,客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英华特的单压缩机、双压缩机或三压缩机配置,以实现最佳的性价比和性能表现,帮助客户构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现在,英华特的涡旋压缩机在制冷与制热效率、振动、噪音和运行范围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已接近外资品牌的水平,还具备更强大的扩展性,支持更大的排量拓展,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真正做到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三、业绩情况

从2017年起,英华特开始逐步构建起了经销商渠道体系,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召开经销商大会等方式,在全国各区域主要城市建立了经销网络,覆盖了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此后几年时间,经销模式成为了英华特主要的营收来源,在2019年至2021年间,英华特通过经销模式实现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为69.95%、62.46%和56.98%。

除了国内市场,英华特在海外市场则采用了“OEM+经销”模式拓展欧洲、南美、北美等存量市场,通过“直销+经销”模式开拓印度等增量市场,不断在海外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覆盖了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海外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产涡旋压缩品牌。

经过几年发展,英华特的经营模式逐渐稳定,成功积累了格力电器四川长虹、清华同方等多个客户,陈毅敏开始将工作重心从跑市场转移到了公司管理上,不断建立完善了现代化企业制度,并开始筹划登陆资本市场。

2020年,英华特更名为“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由高瓴创投领投的B轮近亿元融资,并获得了浩澜资本和美的资本跟投,为公司进入白色家电领域等业务拓展计划提供了资金支持。同年,英华特投资2亿元,在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年产一百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及涡旋压缩机研发中心,解决了公司产能及场地不足等问题。

2021年,英华特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每股发行价为51.39元,共计发行1463万股,总计募集资金约7.52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国产涡旋压缩机上市企业。

2022年,英华特成功建成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的新工厂,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公司也将总部和原有设备整体搬迁至了新工厂。

随着节能环保成为发展趋势,涡旋压缩机的市场需求增加,英华特凭借着价格优势,逐步在市场站稳脚跟。在2018年至2023年间,英华特的营收稳步增长,由2018年的1.9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净利润由2018年的2062.17万元增长至8739.4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

2024年,英华特开启了数字化生产,与美的集团旗下的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围绕“研发+制造+门户”展开,通过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提升研发效率,实现可视化生产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力、生产力和安全力。

由于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发生变化,英华特的涡旋压缩机产品销售结构从2024年起也发生了变动,开始逐步将销售重心从毛利率较高的海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然而,由于国内市场相较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低,导致英华特整体销售毛利率下降,从而影响了公司净利润表现。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英华特在产品研发和产品推广等方面增加了投入,加重了财务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

2024年前三季度,英华特实现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了6.6%;实现净利润5467.93万元,同比下降了13.88%。

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英华特目前已获得核心发明专利超过50项,授权专利超过30项,开发出了热泵烘干、商用空调、冷冻冷藏、电驱动车用四大系列,共3000多款涡旋压缩机产品,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其中,英华特的热泵烘干、冷冻冷藏应用涡旋压缩机销量,在2020年至2022年间连续三年稳居行业全球第二。

在赢得客户信任和市场认可的同时,英华特还获得了多项权威认证以及荣誉奖项,在国内涡旋压缩机市场占有率排名仅次于前五大外资品牌。根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英华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有望达到8.8%,全球市场占有率预计将提升至2.6%。

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英华特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英华特前期营收高速增长,公司已经达到一定销售规模,营收增速存在放缓的迹象;另一方面,在英华特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中,铸件价格受铁价格的波动,而电机价格则受铜价、钢材和铝价格的波动,导致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2021年时,英华特曾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了8.7%。

此外,随着英华特业务规模增长,其销售模式过于依赖经销模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旦经销商自身经营不善,或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与公司合作关系终止等情形,都会对英华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挑战,英华特一方面仍需立足于国内市场,继续把握国产替代的机会,通过对国内市场的深度了解,根据国内客户的独特需求,围绕节能、高效和环保这三大核心,为他们量身定制更为合适的产品解决方案,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更加优秀的涡旋压缩机产品。另一方面,英华特也需要借助“一带一路”的机会,在欧美等海外市场投入更多资源,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未来,英华特计划在3至5年内,实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实现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达到20%,真正成为涡旋压缩机行业的龙头,实现“全球领先的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使命,共建节能低碳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章:

《从国产品牌先行者到领军企业!英华特如何引领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公司陈毅敏:填补国内空白,争做行业头部》

《连续十年销售增长,英华特是怎么做到的?》

英华特IPO:依赖经销模式,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波动,多份文件信披相矛盾》

图片来源:

英华特官网、网络

$英华特(SZ3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