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智能电网龙头拓展史

用户头像
默思财富
 · 广东  

文章来源:国电南瑞:智能电网龙头拓展史

国电南瑞,由南瑞集团联合了国电电力、南京京瑞科等七家公司,在2001年成立,主要提供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国电南瑞已经成为中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国电南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电力工业和水利工程发展迅速,但电力及水利领域的技术相对落后。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政府在1973年组织了电力科学研究院、良乡电建所、华北电力设计院等科研精英,共同组建了电力工业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负责承担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任务。

1977年,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成功研制出了SD-176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是中国首个电网安全监视双计算机系统,成功突破了国外对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封锁。该系统于1978年投入运行,应用于京津唐电网,实现了对华北电网内565个测点、449个开关状态等相关数据的安全监视,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1985年,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其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套500千伏超高压继电保护装置,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超高压线路保护市场的垄断。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的自动化成套设备。此后,这套装置很快在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区各大电网中推广应用,有效地防止了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1987年,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再次取得突破,自主研发出了WSST-2型微机型双调节水轮机调速器,成为中国首台采用微机控制的大型双调节水轮调速器。水轮调速器,是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控制设备,可根据电网频率变化,实时调节水轮机的进水流量,从而控制水轮发电机组的转速和出力,确保机组稳定运行。WSST-2型微机型双调节水轮机调速器,具备可自动调节功能,根据命令完成开机、停机等任务,能实时显示机组频率等参数,支持在线修改调节参数,具有故障诊断、容错控制、远程通讯等功能。

此后,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继续研制出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并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推动了新产业的发展。

1993年,南京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了“南瑞自动化总公司”,开始实行“一所两制”的模式,形成了科研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科研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同年,南瑞自动化总公司研发了“NARI ACCess”水电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水电厂、抽水蓄能电厂等场景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

1998年,南瑞自动化总公司更名为“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简称“南瑞集团”),负责电力自动化及保护、电力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2001年,南瑞集团联合了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京瑞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等七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创立了“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电南瑞”),以南瑞集团下属的电网控制、系统控制、工业控制三家分公司资产作为基础,经过重组后进行设立,聚焦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等核心技术的市场化。

2003年,国电南瑞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0.39元,共计发行股份数量为4000万股,总计募集资金为4.15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为3.964亿元。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政府开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加大,农电自动化需求增大,然而国电南瑞的业务却主要集中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等高端领域。农电自动化业务,主要是指为地市级电力调度、县级电力调度、以及110千伏以下的变电站及配电终端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

2007年,国电南瑞花费1.105亿元,收购南瑞集团旗下的农电自动化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通过收购南瑞集团的农电自动化业务,国电南瑞优化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完善了产品链。

2008年,国家电网整合了旗下的科研技术资源,将南瑞集团纳入其直属体系,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变更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也成为了国网电科院旗下的企业。

2009年,国电南瑞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的城乡电网自动化、电气控制及成套设备加工业务相关资产及其负债,整合了电气控制自动化业务。

2011年,国电南瑞收购了国网电科院下属子公司“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继远电网”)。继远电网,成立于1996年,主要经营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以及智能图像及监控系统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地市级的电力网络。

与此同时,国电南瑞在2011年收购了国网电科院下属子公司“安徽中天电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南瑞中天”),进入了智能电表领域。南瑞中天,成立于1997年,主营单相智能电表、三相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等,其单相电表和采集器年产能达到600 万台,三相电表的年产能达到120万台。

2013年,国电南瑞收购了“南京三能电力仪表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国电南瑞三能电力仪表(南京)有限公司”,简称“三能电表”)约51%的股权,继续拓展了智能用电业务。三能电表,成立于1995年,与南瑞中天一样,主营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产品,年产500万只电子式电能表、24万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24万台集中器终端、以及360万只采集器。

二、能源数字化

在上市后,国电南瑞开启了资产并购与重组,落实国企改革与国企上市的战略,随着国家电网建设拓展业务与产业链资源。

2013年,国电南瑞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部分子公司,其中包括了“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科东”),以及“北京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电研华源”)。北京科东,成立于1985年,业务以电网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主,主要产品覆盖电网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用电自动化等领域,是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的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电研华源,则成立于2000年,主要产品涉及农电配电领域,包括智能配电设备、智能配电终端、农电配电自动化系统等,其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16年,国电南瑞进行了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国网电科院旗下子公司“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普瑞特高压”)。普瑞特高压,成立于2006年,业务涉及电力装备、新能源接入及节能服务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等,是国家电网系统充换电设施的三大供应商之一,曾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建设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

在第二次资产重组过程中,国电南瑞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子公司,分别为“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普瑞工程”),以及“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简称“普瑞设计”)。与此同时,国电南瑞还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的相关经营性资产与负债等。普瑞工程,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包括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柔性直流输电集成系统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为多项中国重点直流输电工程提供装备供货及安装调试;普瑞设计,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光环境研究与设计,服务于建筑照明设计、室内照明设计、景观照明设计、城市照明规划等多个专业照明领域。

通过两次资产重组,国电南瑞的主要业务覆盖了特高压直流、继电保护、柔性输电、轨道交通自动化、新能源控制等领域,彻底解决了同集团下属公司的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

除了智能电网领域,国电南瑞从很早便开始布局能源数字化技术。

从2010年起,国电南瑞在原有南瑞集团“NARI ACCess”水电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了“NARI 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核心技术产品之一。NARI SCADA的主要功能,是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利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之后,国电南瑞在电力自动化领域,逐步完成了数字孪生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布局。

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中的实体、系统或过程,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出虚拟镜像,从而实现可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未来状态进行预测,优化决策;边缘计算技术,则是一种分布式计算范式,将数据处理、应用程序运行和智能服务部署在靠近数据源的设备或节点上,从而摆脱对远程数据中心或云平台的依赖。

2016年,在第二次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国电南瑞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的“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网信通”)。国网信通,成立于1998年,旗下拥有“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家全资子公司及多家参控股公司,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深耕于信息通信业务领域。

2019年,国电南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物联管理平台,实现了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的物联网接入,并在江苏省电力试点应用。

2020年,国电南瑞支撑国家电网建成了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整合了电网设备、地理信息等数据,推动了业务流程标准化。与此同时,国电南瑞还推出了统一视频平台,汇集了59万路视频终端,为应急抢险提供实时可视化支持。

2023年,国电南瑞推出了电力行业首款5G轻量化终端,在浙江省、山东省完成配电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业务测试,满足了电网在时延与可靠性上的要求。同时,国电南瑞还在2023年构建了能源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对电网设备状态、气象环境的实时映射,可应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运营与优化。

2024年,国电南瑞基于自主研发的瑞盾安全操作系统,以及全场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形成了覆盖终端、网络、应用的三级防护体系,并在沙特阿拉伯智能电表项目中抵御多起网络攻击,保障了500万只电表数据安全。

与此同时,国电南瑞在2024年还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绿色电力的溯源与交易存证,在江苏省、安徽省试点了绿电证书区块链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量超过10亿千瓦时。

三、清洁能源与工业智能化

从二十一世纪起,国电南瑞便开始深耕清洁能源领域,推动了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2009年,国电南瑞推出了70万千瓦水电机组励磁系统。水电机组励磁系统,是水电站发电机的心脏,主要作用是给发电机的转子绕组提供直流电,并根据电网和机组的运行状态实时调节电流大小。

2013年,在第一次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国电南瑞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的“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电富通”)100%股权,以及“南京南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瑞太阳能”)75%的股权。

国电富通,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电力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高压管件等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其高温高压管件与干式排渣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南瑞太阳能,成立于1996年,一直致力于太阳能发电的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业务覆盖了光伏发电自动化、新能源微电网控制、光热发电自动化三大技术方向,具备完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新能源微电网发电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2016年,国电南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风电场与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技术,实现了对多个风电场、光伏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协调优化和高效管理。

2017年,国电南瑞构建了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并在山西省、宁夏省等地上线,帮助当地的工业企业实现了能效诊断、多能互补的优化。

2023年,国电南瑞自主研制的全国产化水电机组调速器、水电机组励磁系统在华能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投入运行,实现了巨型机组核心设备的100%国产化。同时,国电南瑞还参与了河北省丰宁县、安徽省绩溪县等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机组控制、群调群控系统等,帮助电网调峰能力提升超过30%。

此外,国电南瑞在2023年还为北京海淀区环保科技园设计了园区级碳管理系统,通过能耗数据实时分析,帮助园区实现碳排放下降20%。

2025年,国电南瑞承建的“乐山电力龙泉驿区储能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由国电南瑞提供了组串式储能系统,包括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升压站监控系统、能量管理一体化控制系统等。与此同时,国电南瑞参与建设了“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项目”,该工程以“绿电+绿氢+绿氨”的全产业链模式为核心,通过国电南瑞提供的碱性/PEM电解槽制氢电源,以及绿电制氢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5万吨。

在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之外,国电南瑞还积极赋能传统工业的智能化转型,逐步布局了轨道交通、功率半导体、企业能源管控等领域。

2004年,国电南瑞花费5251.89万元,收购了南瑞集团旗下的“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中德保护”)约63%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进军轨道交通业务。中德保护,由南瑞集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简称“西门子”)合资成立于1993年,是西门子电力自动化产品在中国的核心代理商。通过西门子,中德保护参与了广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等早期地铁项目,由西门子提供技术,中德保护提供本地化技术支持,帮助中德保护积累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领域的技术能力。

在收购中德保护之后,国电南瑞将轨道交通业务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结合,形成了“电力+交通”的双轮驱动模式。例如,将中德保护代理的西门子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与国电南瑞的电网调度技术相融合,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5年,国电南瑞以中德保护为基础,成立了“国电南瑞(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研发,形成了“信号+监控+运维”的全链条能力,进一步发展了轨道交通控制业务。

2008年,国电南瑞中标了南京地铁2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国产化的突破。此后,国电南瑞陆续参与了沙特阿拉伯麦加轻轨、伊朗德黑兰地铁等海外项目。

2017年,国电南瑞将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迁移至轨道交通领域,为北京地铁燕房线开发了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了列车无人驾驶,成为中国首条自主化全自动地铁线路。

2023年,国电南瑞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完成了突破,实现3.3千伏 IGBT模块在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量产,成功替代进口产品。

2024年,国电南瑞开始布局碳化硅MOSFET器件,并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与工业变频器。与此同时,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方面,由国电南瑞自主研发的NARI PLC系统在钢铁冶金行业实现替代,提升了控制精度,减少了故障停机时间。

2025年,由国电南瑞承建的南京地铁5号线综合监控系统上线,集成了10 多个子系统,全线自动化水平居国内前列。与此同时,国电南瑞还中标了成都市至眉山市、德阳市域铁路项目,提供综合监控与通信系统,推动铁路智能化运营。

此外,国电南瑞还布局了传统能源行业,针对石油石化能源领域,推出了全厂电气智能调控系统,帮助中石油长庆油田实现油气生产能耗降低了12%。针对煤炭矿山领域,国电南瑞推出了矿用电力监控系统,应用于陕煤集团智能化矿井,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过90%。

四、业绩情况

2001年,国电南瑞成立后,便遇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推动了电网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国电南瑞依托着技术积累,成为电力自动化领域的主导企业,深度参与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等核心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承接了大量电网自动化改造项目。

从2006年起,中国启动了特高压工程,国电南瑞继续凭借技术优势,主导了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柔性输电等关键设备的研发与供应,获取了大量订单。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落地,带动了电力信息采集等新兴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帮助国电南瑞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013年,国电南瑞进行了资产重组,收购了北京科东、电研华源等关联企业,整合了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业务,消除了同业竞争并提升了产业链协同能力。同时,国电南瑞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完成了核心产品的迭代,例如水电站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列等产品,保障了高毛利订单的获取。

2000年至2013年,国电南瑞的营收从2.375亿元增长至95.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3%;净利润从1337万元增长至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5%。

随着国家电网投资增速放缓,特高压工程建设进入阶段性调整期,高压设备需求出现了短期萎缩。同时,国家推进电力设备招标市场化,市场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压缩了国电南瑞的盈利空间,导致国电南瑞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下降。

2014年和2015年,国电南瑞分别实现营收89.07亿元和97.12亿元,同比增长了-6.98%和8.66%;分别实现净利润12.83亿元和13亿元,同比增长了-19.82%和1.28%。

2016年,国电南瑞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重组,收购了普瑞特高压、南瑞继保、中电普瑞等11家核心子公司,获得了总资产超过276亿元,年营收约190亿元、年净利润约18.9亿元的优质资产。当年,国电南瑞实现营收282.5亿元,同比增长了190.87%;实现净利润31.61亿元,同比增长了143.26%。

从2017年起,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速,使得新能源并网、储能、绿电制氢等领域的需求爆发,国电南瑞提前布局的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也因此受益。同时,随着业务多元化与国际化的突破,国电南瑞在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及海外工程等板块的营收增长迅速,帮助国电南瑞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

2017年至2024年,国电南瑞的营收从241.9亿元增长至57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1%;净利润从32.41亿元增长至7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

截至目前,国电南瑞拥有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等四大业务板块。

智能电网,主要负责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产品包括了电网安全分析与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智能电表、超级充电桩等。

数能融合,则聚焦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着力构建智慧能源数字基座、电网数据及业务中台等解决方案。

能源低碳,主要产品包括水电厂控制及自动化、发电厂与燃机电厂的电气二次系统、新型储能系统等,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行业,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工业互联,主要产品包括工业过程控制、企业能源管控、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等,通过构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了能源、制造、交通数据,提供预测性维护、供应链优化等增值服务。

通过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板块的协同发展,国电南瑞形成了“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场景落地”的闭环创新链,逐步从“电力自动化供应商”向“能源数字化生态构建者”转型。

尽管具备完善的产业体系、技术创新与品牌优势,但由于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国内经济转型等问题的影响,国电南瑞依然面临业务结构调整、市场需求收缩等挑战。

在国电南瑞的总营收中,有超过70%由国家电网贡献,一旦国家电网的招标进度放缓或者压价,会对国电南瑞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由于竞品时常低价竞争等原因,使得国电南瑞在储能设备、功率半导体等新兴业务上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另外,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深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蓄势待发,新技术不断涌现,也迫使国电南瑞必须不断在研发上进行投入。

为此,国电南瑞必须拓展其他电力企业、工业企业等市场,降低对国家电网的依赖,并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用系统性的综合解决方案取代单纯的价格竞争,挖掘高毛利率细分领域的机会。

未来,随着电网智能化升级、新型储能规模化及国际市场开拓的深入,国电南瑞将把握住这些机会,顺应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将自身真正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能源互联网高科技领军企业。

参考文章:

《南瑞40年:从创立到科研创新的新时代跨越》

《第一百五十期:南瑞集团小红灵|寻迹增信(江苏篇)》

《从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到央企支柱:南瑞集团为何更名国网电科院?》

图片来源:

国电南瑞官网、网络

$国电南瑞(SH6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