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股惨不忍睹的两个月

用户头像
财富酵母
 · 河南  

最近两个多月的市场走势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红利股(被市场冠以老登股的帽子,其实市场已经算客气了,其实它想说的就是傻B股)跌的惨不忍睹。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跌幅都达到20%甚至更多,跟银行有一比的还有高速公路,皖通高速宁沪高速粤高速登跌幅都达到20%以上,水电股川投能源国投电力自去年见顶后至今累计跌幅将近30%,这些可都是股息党们的最爱。而另一边科技股、创新医药股涨的热火朝天,天天像过年一样。如此撕裂的行情只有在2020年疫情时才见到,简直是2024年初行情的反向镜像。2013年虽然科技股也是大涨,可那时指数还是熊市,大部分价值股只是在筑底并没有大幅下跌,2015年上半年科技股暴涨,可价值股只是滞涨但并没有大幅下跌。这一次科技股和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股简直像是当年的国共战争,已经到了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地步,老美的科技股虽然也在大涨,可银行股照样也稳步上涨,而没有跟国内市场这样如此撕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这次市场给我的教训是,在市场中不能只靠一种思维方式来实现通吃,当大家都在用股息率来算收益时,这种方式就面临失效的风险。如果算股息率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能成为投资真理,那投资也太简单了,小学生都能成为投资大师了,我最看不惯的就是一帮水货大V整天就会算个股息率就认为自己是什么大师。另外在投资中不能单钓一个行业,我虽然在最高点大幅减仓和清仓了兴业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农业银行是个例外),但又买入了自认为涨幅小的苏农银行瑞丰银行长沙银行,结果仍然避免不了行业整体调整的结局,无非是跌幅15%和跌幅20%的区别。5月份我那在苏州做电子元器件的朋友(与汇川技术立讯精密都有业务往来)说今年立讯精密的经营很好,订单很充裕,我就因为它的PE是15倍比银行股高而没买入。我的教训是当市场的走势使你进入舒适区时,就要小心了,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跟大众的思维方式一样了,你就会是被温水煮的青蛙,在水温刚好时不舍得跳走而最后被煮熟(现在的科技股也是一样,当人们觉得科技能让人迅速暴富时,就应该小心科技也能让你迅速致贫)。

董宝珍口口声声现在的科技股行情就是炒泡沫,但其实许多科技股是有业绩的,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工业富联阳光电源等大龙头在4.7日的暴跌后PE都跌到了10倍甚至以下,而它们的业绩还是大增甚至暴增的,所以它们的大涨并不是单纯的炒泡沫。当然也有许多科技股是靠各种莫须有的题材实现暴涨的,但你不碰就可以了,不能认为所以科技股都是炒题材炒泡沫。科技行业尤其是半导体行业其实就是个周期行业,连续几年业绩大涨然后再衰退几年,现在正是周期爆发期。我们一般人也没必要较真自己对集成电路之类的懂的多少(我到现在也不太懂三极管的原理,更不懂AI芯片和一般芯片有什么区别),只要看到大量的半导体公司业绩开始出现向上拐点,也可以下手分一杯羹(要注意适当的分散)。但要注意及时收手,因为半导体行业是有周期性的,股价的高点一般会出现在业绩的高点之前,像2020年一样,半导体行业股价大部分在2020年见顶,但业绩却在一年后才到高点,然后是两年的衰退。 在国内做投资不能太教条主义,比如认为银行股PE应该达到10倍以上,但前几年唯一达到10倍PE以上的招商银行最后被腰斩了。近期是浦发银行,它的未来走势如何有待考证,反正我是不会碰的。董宝珍认为银行会像茅台一样实现戴维斯双击,但这十几年来银行股也没双击过,只是被不断增厚的净资产和分红逐步抬高的,赌戴维斯双击其实也是一种赌博。市场可能给银行股一个合理的估值就掉下来,就不让你赚泡沫的钱。

我写这些其实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并不是说我认为现在是扔掉老登股去追风口股,现在才觉悟已经太晚了,很可能跟1911年割掉蛋蛋去做公公和49年参加国军一样了。现在大部分股民都看不起和抛弃老登股,跟当年大量民众看不起土共一样,老登股可能就会咸鱼翻身了。除非市场以后真正转熊,那大家可能一起回到旧社会,科技股会跌的更惨。否则老登股的估值与科技股的估值相比就像个洼地,水迟早会倒流到洼地中,还有水泥煤炭等传统周期股甚至是万人嫌弃的地产股也很可能是底部。靠想象的上涨迟早会有极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也不是能让投资人和社会大众实现共同富裕的乌托邦。

$兴业银行(SH601166)$ $寒武纪-U(SH688256)$ $中芯国际(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