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来了,一起感受上市连锁的热浪和凉意

用户头像
医药经济报
 · 广东  

文 余远泽 医药经济报

8月29日晚,头部连锁均已发布2025年中报。具体来看,大参林以135.22亿元蝉联营收榜首,净利润桂冠由益丰大药房摘得。此外,益丰大药房、健之佳营收微降但盈利提升,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

四大连锁分化

“上市连锁净利润规模明显分化。益丰药房大参林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高达8.80亿元、7.98亿元,老百姓归母净利润3.98亿元,一心堂2.50亿元,2021年基本上齐头并进的四大连锁,净利润总额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引人深思。”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项目总监逄增志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析这一格局的成因,老百姓大药房联合投资人徐兴东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年营收百亿元量级的龙头企业在全国性市场的主导地位稳固,布局主要围绕规模优势、专业服务能力和数字化布局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主要经营团队的策略成熟、市场打法已形成特色、资源配置已构成较大优势的护城河。”

他进一步指出,年营收十亿元量级的强势企业在区域性市场的精细化建设有待补强,在区域品牌认知、政府关系、本地化供应链的基础建设方面依然落后;十亿元以下的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压缩,是受到经济下行、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的主要对象。少数胜出者主要表现为在缝隙市场具独特竞争力,比如建立专科药房、社区便利药房,长期生存策略是经营与社区刚需密切结合。

此外,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既要开源增收入,更要节流降成本,提高毛利率是改善上市连锁经营质量的最有效手段,重点是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逄增志关注到,上市连锁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远大于营业收入降幅,且整体毛利率普遍微降,意味着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益丰大药房、大参林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32%、21.38%,与其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降本增效有直接关系。

门店并购潜行

这样的背景下,上市连锁门店并购仍在潜行,且成为后起之秀的追赶利器。去年陷入亏损、求生欲强烈的漱玉平民半年内并购了754家门店,去年全年才并购395家。而领跑者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均没有并购门店,健之佳也没有并购动作。逄增志指出:“潜行的原因与行业低迷、连锁必须主动控制并购风险有关,还可以尽可能地把并购项目的PE、PS等控制在较低的范畴,避免行业再次过热。潜水流深,并购并没有终止,只是按下暂停键,或许有更大的并购与合作在酝酿。”

另一方面,加盟模式从未像现在这样,在连锁规模扩张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参林、老百姓、益丰分别加盟门店413家、457家、208家,漱玉平民加盟店数减少627家,健之佳仍然坚持零加盟。逄增志分析指出:“即使是行业低迷期,即使面临资金高度紧张、必须控制风险的红线考验,头部连锁的门店规模保持一定增长是必须且重要的。因为连锁必须保持内部组织生命力与经营活力,资本市场投资者也希望看到类似概念。”

把握战略机遇

行业低迷期,也是弯道超车期与战略机遇期。上市连锁无不把两件事作为主要任务,一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尽最大努力留住顾客。二是下大力气抓好供应链、仓储物流等体系建设,确保供应链、价值链稳定。

“零售连锁营收下滑,仅净利润上升,说明企业正在压缩成本。但压缩费用是有上限的,净利润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医药零售行业资深从业者苍春分析道,“产品主导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下应是服务主导市场。”

结合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政策引导,徐兴东预计,2025年下半年AI应用框架全面落地,形成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将对全行业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和增强决策能力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未来,随着技术持续演进和应用场景深化,AI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医药零售服务向更精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投入,通过数智创新、AI赋能,提高连锁经营管理效率与专业服务水平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未来行业复苏的抓手之一。“老百姓、益丰大药房、大参林等均有相应动作,也开始尝到甜头。”逄增志表示。

编辑:范晓艳

版式编辑:陈淑文

审核:马飞、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