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7月份线上份额逼近格力电器,美博空调接入华为鸿蒙,华为AI赋能…,很多人认为空调独大的格力电器连续两次要完了。
一、25年后,世界空调需求量依然巨大。
未来25年,世界对空调的需求量巨大。
以下数据来源自大模型搜索: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空调数量从2016年的16亿台增至2050年的56亿台,增长2.5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UNEP) 预测,2050年,发展中国家制冷需求增长4-7倍(非洲7倍、亚洲4倍),空调电力需求占全球10%以上 。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测, 2050年制冷行业市场规模达6000亿美元/年,发展中国家占80%需求。
二、格力电器在空调主要部件实现了自主可控。
空调最主要的四大核心部件是:压缩机、电机(风机电机和压缩机电机)、控制器(PLC/变频模块)、两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格力在这四方面都实现了极高程度的自给自足。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是格力全资控股的核心子公司,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之一。格力每年投入不少经费用于压缩机的高效化、变频化、小型化研究。特别是在变频压缩机的控制算法、电机的匹配上,拥有大量专利。
电机是驱动的“肌肉”。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交流、直流变频电机。自家电机厂与自家压缩机和整机部门协同开发,可以实现电机与压缩机、与整机控制系统的最佳匹配,效率提升和噪音控制都达到极致。尤其在直流无刷电机(BLDC)领域,这是变频空调实现节能、精准控温的关键。凯邦掌握了核心的永磁材料、电磁设计及控制技术。保证了电机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竞争力,同时也是格力变频技术领先的基础。
控制器与智能装备是空调的“大脑”与“生产工具”。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控制器)、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新元电子不仅生产电路板(PCBA),更深入到IPM(智能功率模块)、MCU(微控制单元)等核心元器件的设计、封装和测试领域。尽管最底层的芯片晶圆仍依赖外部采购,但格力的自主设计能力使其对芯片规格和供应商有很强的话语权。确保了空调“大脑”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智能化、物联网功能开发上快人一步。自动化设备则保障了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性、柔性和成本控制。
两器(蒸发器、冷凝器)是热交换的“肺”。格力拥有庞大的实验室和风洞测试平台,对翅片形状、管路走向、换热效率进行持续优化,专利无数。格力拥有国内顶尖的亲水箔厂(冷凝器翅片表面处理)和庞大的两器生产线,能够自主完成穿管、胀管、焊接等关键工艺,保证质量并降低成本。
三、对原材料上下游实现了从“采购”到“协同”与“影响”。
对于铜、铝、稀土、钢材等大宗商品,任何企业都难以完全“自主生产”,但格力通过其巨大的体量和行业地位,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掌控”。
这种深度的整合模式需要巨大的先期投入、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管理能力,并非一般企业可以轻易模仿。这正是格力作为行业巨头最深厚的“护城河”所在。
所以,我觉得,只要格力电器稳住空调基本盘,未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有哪些因素或许可升它的估值呢?
1.生活电器销售占比取得较大进步;
2.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显著进步;
3.每年回购1亿股或者相当于50亿人民币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