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风雷益超短
 · 广东  

核电、核聚变:
上海正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聚变将参加的聚变领域的“奥林匹克”会议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2025)。
该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在中国成都举办,这是该会议自1961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行。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聚变界的奥林匹克”,旨在推动全球核聚变科研成果交流与商业化路径探索。本届大会由中国与IAEA联合主办,将吸引50余国超2000名科学家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将发布《核聚变研发路线图(2025-2035)》,并聚焦高温超导磁体、氚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等商业化关键技术突破。
$合锻智能(SH603011)$ $中国核建(SH601611)$ $上海电气(SH601727)$
相关的部分企业名单:
哈焊华通:核级焊材“专家”,为核聚变装置的真空室、偏滤器等部件提供核级焊接材料,确保密封性与抗辐照性能,参与国内实验堆焊接工艺验证,其核一级焊材应用于华龙一号及ITER、CFETR项目。
西部超导:全球仅两家能量产Nb₃Sn超导线材的企业之一,独家供应ITER中央螺线管、CFETR高场磁体系统。
永鼎股份: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洪荒70”装置唯一国产供应商。
精达股份:持股18.29%的上海超导是国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领军者,产品用于紧凑型托卡马克装置磁体系统。
安泰科技:全球唯一量产核聚变全系列钨部件的企业,全钨复合部件可承受1亿℃高温和高能中子辐射。
厦门钨业:全球唯一通过ITER全流程认证的钨材料供应商,抗中子辐照能力提升3倍,产品用于聚变堆第一壁及偏滤器。
广大特材:三季报业绩预增,国内首家突破6吨级CLAM钢电渣技术,中标BEST项目超导线圈盒,打破海外垄断。
上海电气:全面掌握二代到四代核聚变设备制造技术,为“洪荒70”等提供外真空杜瓦、真空室等核心部件。
东方电气:为“中国环流三号”提供磁体系统,设备供应占比超60%,2025年中标BEST项目核心部件,合同金额超8亿元。
合锻智能:真空容器成型技术国产化率100%,产品精度达0.01mm,2025年与中核二三签5亿BEST项目真空室订单。
中国核建:承接ITER主机安装及BEST堆真空室制造,聚变堆结构件市占率超60%,是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整体安装能力的央企。
中国核电:出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深度绑定CFETR工程堆建设及商业化运营,牵头设立114亿元聚变产业基金。
中油资本:昆仑资本作为中油资本的参股公司,其已对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资,聚变新能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唯一成果转化平台,按照“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商业聚变堆”三步走战略,系统布局实验研究、工程示范及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路径。此外,昆仑资本还入股了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为仅次于中核集团(持股57%)的第二大股东。
中国广核:中广核集团的核心核电运营平台,业务几乎全部集中在核电领域,是A股市场纯正的核电股。公司管理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规模较大,且拥有庞大的在建机组规模,具有较强的长期成长性。
浙能电力:出资7.51亿元参股聚变能源公司,推动长三角聚变能源商业化,计划在浙江建设首个省级聚变示范项目。
旭光电子:同时布局磁约束托卡马克、惯性约束混合堆、场反位形电源系统,覆盖国内90%聚变项目。
联创光电:子公司联创超导完成国内首个基于高温超导缆线的D型线圈20K温区低温实验,磁体系统进入交付阶段,参与“星火一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