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科技+石油驱动升级为科技+稀有金属,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一直是石油美元,现在需要改成稀有金属+货币。各国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美国入股锂矿股,稀土股,去乌克兰抢矿。中国屯镍,美国屯钴。中国控制稀土,稀有金属出口,刚果控制钴出口,印尼控制镍,拉美搞锂佩克。一桩桩国级别的博弈,抢资源,在这近两年更加集中。谁掌握了科技和能源,谁就是世界第一。而科技和能源,最终将演变成对稀土和能源金属掌控。理解了底层逻辑,对优秀的掌握技术和资源的钴,镍,锂,铜,稀土企业信心十足。AI科技可以100倍涨的时候,为何支撑其的稀有金属不可以10倍甚至同步?
AI 科技股因技术日新月易,龙头企业很可能10年河东10年河西,而支撑其发展的基石资源不会跑,龙头形成,很难撼动,稳稳的幸福。
稀有金属是科技AI发展的基石,AI狂奔,其一定也会随之狂奔。这是时代发展必然规律,不以国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了格局,股票才能拿的住,涨的稳。
• 能源转型推动稀有金属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减排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例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含锂、钴、镍等金属元素,国际能源署估算,为达到净零排放目标,未来20年,清洁能源技术相关的矿物总需求将增加4倍,其中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对矿产的需求增长近30倍。
• 稀有金属成为战略资源:稀有金属在现代科技、国防工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供应的稳定性对国家经济和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关键矿产的供应链集中度非常高,如钴、锂、稀土等产量前三位生产国在世界总产量中占比达80%以上,这使得关键金属成为地缘政治的新筹码,各国纷纷出台关键矿产战略,以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
• 科技发展依赖稀有金属:从智能电话到人工智能,从隐形战机到储能设施,稀有金属无处不在。例如,稀土永磁材料之于新能源汽车电机、芯片制造中的硅等,都是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其在科技驱动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将更加重要。
• 供应链格局变化:与石油时代不同,稀有金属的生产和供应格局更为复杂。中国在稀有金属的冶炼和电池回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印尼等国在镍等金属的供应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得全球供应链格局发生变化,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友岸外包”等方式重构供应链,以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
• 市场定价模式改变:关键金属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市场定价模式被扭曲。资本定价、供应链控制和资源政治三要素联动,成为关键金属定价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国对铜等关键矿种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巨幅震荡。
$赣锋锂业(SZ002460)$ $华友钴业(SH603799)$ $中矿资源(SZ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