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行业寻求增长新曲线的浪潮中,“创新突围”早已成为企业突破增长天花板的核心命题。百洋医药虽然不是从创新药研发起步的先锋玩家,却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果断决策,不断突破成熟商业化运营的边界,坚定踏上向创新型药企转型的征程,清晰勾勒出从“商业化平台龙头”,向“创新驱动型药企”跨越的升级路径。
多年深耕医药商业化领域的积累,为百洋医药筑起深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商业化护城河。在此基础上,公司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为核心创新战略模式,在肿瘤、核药、骨健康、罕见病等高价值赛道前瞻布局——不追逐同质化热点,而是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通过差异化创新注入发展动能。
抗纤维化赛道构建“双支柱”
近日,百洋医药与济坤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双轮驱动模式落地的直观注脚:通过战略投资拟持有济坤医药 24%股权,并锁定肺纤维化 1 类创新药 JK1033 全部权益。该药物是从中药单体及其衍生物里提取经过改构优化的小分子化合物,依托全新作用机制,实现抗纤维化、抗炎、抗上皮损伤的三重协同效果,有望推动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方案升级。目前,JK1033 已在中国启动Ⅰ期临床试验,并顺利完成美国 FDA Pre-IND 沟通,全球化研发进程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成为肺纤维化治疗领域的标杆产品。
与此同时,百洋自有核心品牌“扶正化瘀”已在肝纤维化领域确立领先地位,积累了深厚的市场基础与患者信任。同明星品牌迪巧一样,扶正化瘀也是百洋从零开始打造的拳头产品,作为一个复方中药,扶正化瘀不仅建立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是目前唯一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药产品。目前这个产品年销售规模在 7 亿左右,但是抗纤维化相比抗病毒治疗领域的市场渗透率不足 1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此次布局肺纤维化赛道,将与“扶正化瘀”形成“肝-肺”双领域协同,实现生产和商业化资源的整合。根据合作协议,待 JK1033 达到约定研发进展,百洋可全面受让项目权益,届时将构建起覆盖肝、肺两大核心器官纤维化治疗的完整产品组合。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市场 2023 年规模达 50.4 亿元,预计 2028 年将升至 90.3 亿元;叠加已趋成熟的肝纤维化市场,公司有望在百亿级抗纤维化赛道占据核心地位,实现“1+1>2”的市场协同效应,为临床医生与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中提及,百洋还对济坤医药持有的所有产品的全球化合物权益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这将为百洋的创新转型持续注入动力。
从平台驱动,到创新引领
百洋医药的创新转型并非临时的战术调整,而是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系统性战略升级,其转型路径呈现出清晰的“三段式”进阶逻辑。
第一阶段为“品牌驱动”期:成功孵化迪巧、扶正化瘀、泌特等多个品类领导品牌,在积累市场运营经验、搭建渠道基础的同时,完成了初期资本与行业资源的储备,为后续转型埋下关键伏笔。
第二阶段升级为“平台驱动”期:搭建第三方商业化服务平台,通过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商业化服务扩大市场影响力,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链接创新资源奠定了坚实根基。
如今,百洋正式进入第三阶段“创新引领”期:依托前两阶段沉淀的能力与资源,聚焦肿瘤、核药等高价值赛道,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实现从“卖产品”到“造产品”,乃至“定义细分领域治疗标准”的关键跨越。这一转型既顺应了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趋势,更旨在通过掌握核心创新成果,重构企业长期竞争力。
战略升级的落地,依赖两大关键支撑体系:一方面,通过战略投资、产业并购等方式,对接济坤医药、北海康成这类创新企业,避开同质化竞争红海,聚焦 First-in-Class 药物与源头创新,快速构建差异化创新管线;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压缩批发业务,全力聚焦高毛利品牌业务,推进“全渠道大单品”培育,强化盈利能力,为创新产品高效落地提供保障。
创新矩阵成型,多管线布局打开百亿增长空间
百洋医药的创新转型已初见成效,其在创新药械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正形成覆盖多治疗领域、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创新矩阵”,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提供核心保障。
目前,创新核心管线呈现出显著的协同优势:
抗纤维化领域,Ⅰ类新药 JK1033 凭借三重协同作用机制有望成为治疗标杆,成熟的抗器官纤维化赛道有望持续涌现新管线;
肿瘤领域,优替德隆直指实体瘤治疗痛点,具备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市场潜力显著;
核药领域,“99mTc-3PRGD2”作为国内首个自主创新核医学药物,改变了 SPECT/CT 不能用于肿瘤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的临床现状;
骨健康领域,RAB001 作为全球首创的骨坏死治疗药物,填补了骨坏死领域无药可用的临床空白;
罕见病领域,精准布局临床急需、竞争格局清晰的赛道,如中国本土首款自主研发的罕见病创新药戈芮宁(注射用维拉苷酶β),在填补治疗空白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纵观行业趋势,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优质研发项目估值回归理性,高端人才与核心技术也更易获取,当前正是百洋布局创新的黄金窗口期。
面对这一有利环境,百洋医药凭借前瞻的创新洞察力和高效布局,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各赛道已建立的先发优势、抢占市场高地,更有望将深厚的资源储备扩展为更丰富的创新管线。未来随着创新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百洋不仅会拥有更多自主产权的品牌,实质性地推动业绩增长,也将充分兑现创新药企的价值潜力,打开自身价值跃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