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安科技:被低估的“双核”标的,液冷资产注入在即!

用户头像
来财兄
 · 浙江  

一、液冷行业:AI算力驱动千亿市场,技术迭代加速产业爆发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超700亿元,2027年达1082亿元,2024-2027年CAGR超50%。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年规模168亿元(同比+67%),预计2025年突破33.9亿美元,2024-2029年CAGR 46.8%,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渗透率加速提升——全球液冷渗透率2024年仅10%,2025年预计突破20%;中国因“东数西算”政策要求PUE≤1.25,三大运营商设定2025年新建机房“50%液冷率”KPI。AI服务器液冷渗透率预计2025年升至30%以上,推动数据中心从“选配”转向“必配”技术。

功耗升级倒逼液冷普及:

英伟达Rubin/Feynman平台功耗突破2000W,传统风冷散热效率已达物理极限,微通道液冷板(MLCP)成为刚性替代方案,单价为传统方案的3-5倍(机构预估单服务器价值量从千元级跃升至万元级)。华为昇腾芯片规划密集(2026-2028年每年迭代),算力提升必然伴随散热需求升级,液冷渗透率将从当前10%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30%以上(据赛迪顾问数据)。

巨头布局验证赛道确定性:

国际热管理龙头Boyd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500万套冷板;英伟达英特尔合作定制x86 CPU,液冷成为AI基础设施标配;华为全联接大会明确昇腾芯片液冷方案需求,国内供应链加速国产替代。

市场规模测算:

假设全球AI服务器年出货量200万台,液冷渗透率30%,单台价值量1.5万元,对应市场规模约90亿元。若考虑数据中心存量改造及液冷组件维护市场,2025年全球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二、震安科技主业:减隔震+核电双轮驱动,安全边际坚实

建筑减隔震龙头:政策强制+市场扩容双利好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2021.5.12)强制要求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采用减隔震技术,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约20%)。

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基建需求,公司注册地云南及西北、西南地区业务占比超50%,地域优势显著。

核电阻尼器隐形冠军:牌照壁垒+运维市场广阔

子公司常州格林是国内唯一持有全系列核级液压阻尼器制造/设计许可证的企业,垄断核电站阻尼器更换市场(单台机组运维需求约5000万元/年)。

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年均获批6-8台核电机组,叠加现有50台机组存量维护需求,形成持续收入来源。

三、深圳东创注入:液冷核心资产重估潜力巨大

技术背景:华为热管理基因深厚

实控人宁花香、周建旗夫妇为前华为热管理核心高管,主导过Atlas 900液冷系统研发,参与制定华为液冷企业标准。

东创是华为昇腾910B液冷模组主供,独家供应下一代384超节点冷板(网传技术难度高,单价5000元/片)。

客户与产能突破:

华为液冷供应商,同时切入英伟达供应链(网传通过冷板认证,9月批量出货,年底订单5亿元);

规划产能3000片/天,年化100万片,对应收入50亿元(按5000元/片计算),净利率15%下可贡献净利润7.5亿元。

(要么被并购,要么去收购,现在路径看起来明确了)资产注入路径明确:

东创注册资本增至4亿元,多地基地扩产,收购震安科技后可能将注入液冷资产;对标英维克(液冷业务占比30%,市值200亿元),若东创液冷业务独立估值,合理市值可达200亿元以上。

四、估值重估逻辑,布局正当时

保守测算:主业30亿元(减隔震+核电)+东创液冷业务100亿元(按50亿元收入、2倍PS)=130亿元市值,对应股价37元(当前23.37元)。短期(一个月左右)看到30元。

乐观情景:英伟达订单放量、华为昇腾芯片量产,液冷业务估值可看200亿元,目标市值230亿元(股价66元)。

震安科技主业提供安全垫,东创液冷资产注入后有望成为A股稀缺的“减隔震+核电+液冷”多主题标的。当前市值严重低估!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液冷行业竞争加剧。

以上内容为资料整理概括,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本文仅为静态整理,不构成动态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风险,强调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