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实控人是个村,你还愿意投吗?

用户头像
做梦的小白
 · 广东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最近查今年上市港股资料的时候注意到南山铝业,它最终的实控人竟然是当地的村,而且A股还有很多类似的公司,趁着这个机会再增加些无用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碰到这种管理架构的公司,大家愿意投吗?会不会在正常估值上给一定折价?

抛开基本面分析,从我自己直观感受,我更希望自己是里面的村民能按时拿分红,But如果投资要打个问号的。

不得不说这南山村实在是厉害,旗下这么多上市公司,不知道里面村民要不要上班,还是坐等分红就行。

1、电视剧的故事

其实看到这个架构,我其实第一时间想到了电视剧,里面讲述了一个农村创业的故事:

丁元英带着三位音响爱好者共同创立了格律诗公司,并选择在资源匮乏的小村建立生产基地。而且丁元英设计了一套创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将音响制造流程拆分为多个环节,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强化自律和建立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质量约束机制,既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也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最终在这一模式推动下,村民获得了稳定的生产订单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格律诗公司实现了有效运营与盈利发展。

2、一般发展路径

① 起步与积累:依托地缘、资源或政策优势(如村集体出资、土地资源),业务通常围绕传统加工、制造或本地服务;

② 转型与规范化:面临市场竞争和升级压力,着手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引入战略投资或管理人才;

③ 资本化与上市:符合上市条件后,申请在主板、创业板或者港股等资本市场上市;

④ 上市后的发展与反哺:利用募集资金扩大生产、研发投入、布局新产能或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反哺乡村。

$南山铝业(SH600219)$ $南山铝业国际(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