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和璞_Capital
 · 广东  

大国策-《债务/财富效应》网页链接

------2025年09月26日,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当前我国GDP平减指数已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为历史最长时期;而历史上类似的物价下行阶段出现在1998-1999年,当时GDP平减指数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回顾该时期的应对路径,对当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核心经验可总结为三方面:
-----一是实施史无前例的扩张性宏观政策。1998-1999年,我国推出力度空前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尤其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抓手。尽管当时降息、降准的操作次数较少,但单次政策调整幅度显著;同时,发行大规模特别国债,通过政府主导的资金投放,为缓解物价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二是以财政政策为核心推进债务化解。该时期财政政策的重要导向是聚焦债务问题化解,这一思路与当前债务治理需求高度契合。当时通过两笔发债募集的资金,开展了针对性的债务纾困工作:1.直接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2.设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价值从商业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并逐步消化,实质为商业银行减轻债务负担。3.针对当时商业银行、国有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财政部门主动发力打破债务循环。当前经济中,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与银行间的新型“三角债”问题凸显,需借鉴历史经验,强化财政政策在债务化解中的核心作用。
------三是以深度改革开放激活经济内生动力。1998-1999年通过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改革开放举措,为经济注入长期活力,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抓大放小、关停并转”策略,尽管改革过程中伴随部分国有企业倒闭、阶段性失业增加等阵痛,但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了国有经济效率提升,为后续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二是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打破传统福利分房制度,撬动房地产市场这一全新增长赛道,释放了巨大的内需潜力;三是推动加入WTO,通过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引入外部需求,为外贸增长与产业升级开辟了新空间。
------现在我们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较高,且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态势明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虽然可以继续深挖,但短期内可能难以带来足够的贸易体量增长,所以当前目标还是要专注内需。怎样进一步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怎样改变收入分配,怎样扩张消费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大力推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