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AI+芯片+机器人,超脑领域唯一低估大龙头,今日量能放大3倍

用户头像
财报翻译官
 · 辽宁  

老乡们,今天咱们要聊一家“老牌焕新”的公司——四川长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几年它早已不是你记忆里那个只会造电视的“老大哥”了。$四川长虹(SH600839)$

刚刚出炉的2025年半年报,简直亮瞎眼:二季度单季狂赚5.01亿元,同比大增79%!整个上半年业绩突破7亿,创了历史新高!

这还不算,更亮眼的是它转型的步子迈得又稳又快:自研的AI大模型平台“长虹云帆”落地,国内首台8K高刷Mini-LED电视上市,存货周转速度还变快了…这一系列动作都在大声宣告:长虹,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长虹。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些光鲜的数据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增长逻辑?

它的业绩爆发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迎来了趋势反转?今天,财官就带大家一起拆拆这份财报,看看值不值得咱们高看一眼。

先来看最亮眼的利润数据:

二季度干出5个亿,同比近八成的增长,放在整个家电板块里都是相当炸裂的。

这背后,离不开高附加值新品的贡献。搭载自研云帆AI平台的新一代电视,尤其是8K Mini-LED系列,毛利肯定比传统产品高出一截。

也就是说,长虹不再靠“走量”赚钱,而是靠“品质”和“技术”溢价。

再说存货周转天数——77天,比去年同期还快了1天。别看只快了一天,这在制造业里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说明东西生产出来,比以前更快卖出去了!结合存货总额同比略增3%来看,可以推断公司是在积极备货,应对市场需求的提升,而不是滞销积压。

还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到52天,比去年快了2天。这说明什么?

说明货款回收更快了,下游经销商或者客户打款更及时——要么是产品好卖、渠道愿意配合,要么是公司话语权变强了。不管是哪种,都是基本面改善的有力证据。

那我们就要追问:这些数据向好,最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财官觉得,核心还是长虹这几年“软硬一体”转型战略开始兑现了。

以前大家觉得长虹就是个硬件公司,卖电视、空调、冰箱…但现在人家讲的是“智慧家庭生态”,自研AI大模型“云帆”,做内容服务,搞云端协同。

这就把公司的天花板一下子抬高了——从一次性的硬件销售,变成了持续可收费的服务模式。

你想想,一台搭载云帆AI的电视,以后是不是可以通过内容订阅、软件升级、广告推送这些方式反复赚钱?这种收入模式更轻、更持续,估值逻辑也会不一样。

再加上它踩准了“AI+家电”融合的大风口,又吃到“国产替代”和“鸿蒙生态”的红利,业绩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咱也不能光说好话。长虹目前存货绝对值还是不低,208个亿占用的资金量很大,还是要持续关注周转效率。

另外,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极度激烈,华为、小米TCL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长虹能不能持续推出爆款、守住增长势头,还得看后续研发和渠道的功力。

所以对于咱们投资者来说,长虹这次中报绝对值得鼓掌,但也要保持一丝冷静。

它证明了自己有转型成功的潜质,但能否真正持续走出第二增长曲线,还需要再多看几个季度。

最后总结一句:长虹这次交卷,让我们看清一件事——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只要肯变革、敢创新,老树也能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