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药业(SZ300558)$ 看了一下华东医药和国药24年年报,大概来分析一下白蛋白能给贝达带来多大的利润增量。
华东医药24年医药工业营业额约130亿,医药商业约280亿。医药工业就是自己制造药物,商业就是帮别人卖药。医药商业280亿销售额带来的利润约4.5亿,差不多卖60亿药能带来1亿的净利润。国药去年的年报显示销售额5000多亿,净利润也就100亿。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只卖药配送的话,50-60亿营业额大概才能创造1亿的净利润。
当然,贝达代理模式更接近于CSO,毛利会更高,按照智飞代理默沙东疫苗来看,净利润甚至可能超过10%。近期看到参加了股东大会的朋友透露,贝达有35%的白蛋白销售权益。如果白蛋白最终一年卖30亿,那贝达获得的利润估计有1亿左右,这个增量还可以,但得看市场需求如何,进医保快速放量才是硬道理。
所以,白蛋白给贝达带来净利润这块,不宜高估,但是如果市场需求的确很大,那对贝达的经营现金流会是利好,营业额也会增加很快。
有人担心贝达现在搞这种生态圈会有点像复星,结果就是搞得很热闹,股价一直低迷。其实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复星,国药包括华东这种靠帮别人卖药的模式是挺稳定的,只是净利润不高,资本市场不待见。复星估值不高的另外原因是复宏汉霖这个核心子公司被剥离单独上市了,复星和复宏汉霖加起来,市值也超千亿了。同理,华东医药的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如果剥离上市,华东市值至少得减半。
回到贝达,只要贝达目前这几个核心管线仍在,包括埃克,恩沙,贝福,伏罗尼布,泰瑞西利,以及几个买来的生物药,那贝达很明显就被低估了。老丁虽然四处搞动作,贝达发展近几年也停滞了,但根本原因还是老丁看到只靠贝达走不远,当然这跟贝达前几年的管理层争夺也有关系,核心创始人流失导致研发进度延缓。但这些生态圈企业的发展最终也会反哺贝达,包括技术平台以及销售权益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增量。
埃克和恩沙今年销售额都突破10亿问题不大,贝福5亿有希望,这三个药就能带来26-28亿的营收,净利润按20%算也有5-6亿。伏罗尼布,泰瑞西利,贝安汀这两年都会进医保,贡献5亿问题不大。剩下的就看新买的两个生物类似药,恩沙海外销售以及白蛋白带来的增量,保守估计今年的营业额在32-33亿,35亿以上就是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