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姜广策
 · 上海  

生活不只有股票,读书更重要。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十亿美元分子》,该书是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巴里·沃思(Barry Werth)创作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记录了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从1989年创立到1991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创业历程,从这个经历中我们可以深深的感知医药行业的创业是有多么艰难,用九死一生来形容都远远不够。
福泰制药如今已经是美国医药行业举足轻重的大药厂了,产品管线涵盖囊性纤维化(CF)、镰状细胞病与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SCD/TDT)、1型糖尿病(T1D)、肾脏疾病、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2024年全年产品销售额为 110.2亿美元。但是创业之初,公司没有一个商业化产品,甚至都没有一个可以进入临床的分子,仅仅是一个想法:“基于结构设计药物”。
说到这个想法就要讲讲福泰制药的创始人乔舒亚·博格(Joshua Boger)了,这位传奇人物创业之前是默沙东的明星科学家,在默沙东领导研发部门,意气风发深受器重,但杰出人物往往思想更领先,他逐渐对当时药物开发仍旧停留在各种各样被动的筛选模式不满,他认为药物完全可以根据靶点来做结构设计,而不是撞大运一样的从各种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里筛选,他这种先进思想如今已经是医药行业的常规操作,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比较另类,所以得不到公司的支持,于是博格选择了从如日中天的行业地位跳槽,率领一帮认同自己理念的科学家和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开始创业。他们当初希望开发一个类似FK506的分子用于器官移植,这个大名鼎鼎的分子是医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分子,它也就是如今依然很重要的他克莫司。但是博格没有成功,公司每周要烧掉10万美元,药物开发过程困难重重,实验屡屡失败,团队士气低落。几度濒临资金链断裂,最终凭借对“理性药物设计”理念的坚持和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9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的一波热潮成功上市融资,后来放弃了开发更新的器官移植药物后公司转向了罕见病囊性纤维化的药物开发,成功开发出一款特效药Kalydeco,从此公司走上了阳光大道,如今福泰制药以及成为了囊性纤维化疾病领域的顶级玩家,这本书内容详实精彩,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