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价值at风险
 · 浙江  

【9月27日-10月10日】AH本轮7个新股分析长风药业金叶国际集团挚达科技轩竹生物必贝特云迹海西新药

这批新股几乎都是医药股,并且都是收入规模或者产品线数量很小很少的公司,并且管线数据上也毫无优势,或者已上市/即将上市的产品遭遇巨头更好数据产品的激烈竞争。都不值得关注(未来如果有变化再说,现在反正我觉得不太行)。另外充电桩和服务机器人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价格战,前景不明朗。不过,不妨碍炒新打新。

公开发表为极简版,去微博V+可看原文(本期原文约12000字),包含详细的的行业、公司竞争力分析、业绩分析以及风险提示。此外我还会分享:个人建立的股池包含详细原创研报(每篇都是几万字的长文)、AH两地多年新股深度分析、优质研报、全球宏观分析、往期直播交流录音、定制数据等内容,还免费赠送之前写的书《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此外,加入V+后有任何基本面相关的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问我。

一、长风药业(2652.HK)

公司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公司核心产品是CF017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CF017销售收入占比接近95%。

哮喘药公司,基本只依赖单一品种,其他产品和在研没什么大亮点,核心产品遭遇剧烈竞争,市占率不断下滑,导致公司收入基本不增长,利润则下滑明显,且新一轮集采谈价也要开始,这药企我觉得没必要关注了,IPO定价60多亿港元,动态PE超过200倍……

二、金叶国际集团(8549.HK)

金叶国际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从事机电工程的老牌承建商。公司专门按个别项目基准供应、安装、保养及维修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系统、电力装置系统及给供水系统。金叶国际主要担任主承建商,项目主要为私营项目,而项目的持有人主要为知名物业管理公司。

香港本地物业上游的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设备和服务,业绩规模很小,增长空间也极其有限,不关注了,不过这种公司容易成为妖股。

三、挚达科技(2650.HK)

挚达科技主营业务聚焦各类家用汽车充电桩及相关配件,现已发展为全球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按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挚达科技中国市场份额达13.6%。其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销量更是高居全球首位,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0%。

国内充电桩龙头,但这行业毫无技术护城河,各大企业包括车企纷纷进入,竞争异常激烈,公司市占率不断下滑,打价格战也没用,收入依然下滑,且毛利率大幅下滑后亏损扩大,产能利用率只有50%,还要募资扩产的意义在哪里?不关注了,打新角度看,IPO定价50亿市值,此前24年底融资估值约30亿,溢价还是比较高的,打新也很鸡肋。

四、轩竹生物-B(2575.HK)

轩竹生物为一家聚焦消化、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领域的Biotech,轩竹生物目前管线内布局的产品数量已超过10款。其中,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另有1款产品处于NDA(新药上市申请)注册阶段,1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还有4款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5款产品已获得IND(临床试验批准)。

非常平庸的一个创新药企业,四环医药子公司分拆上市,核心产品刚商业化就面临激烈竞争然后集采,销售大幅下滑,其他进度较快的在研产品均有大量同类产品竞争,未来也很难卖上量,也没有有特色的产品线,BD概率也较低。公司账上现金紧缺,大量裁员(研发人员裁掉了70%)。整体毫无看点。IPO前投后估值为39亿元,此次IPO定价60亿元,溢价也很高,不过最近港股生物制药公司再烂上市第一天也都是大涨……

五、必贝特(688759)

必贝特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自主研发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开发临床急需的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研发管线主要用于末线治疗或替代可及性低、 疗效不理想的治疗方案。

少见的A股创新药企业,已有一款产品商业化BEBT-908,HDAC/PI3Kα双靶点抑制剂,不算特别新的靶点,海外产品早已上市,不少创新药企引进,且国内药企也纷纷开发临床,竞品很多,德琪的一款产品已经大幅降价进了医保,必贝特想要获得很好的市场有难度。另外注意到BEBT-908是单臂试验附条件上市,单臂试验减少了样本量、缩短疗效评价时间,目的是缩短临床时间,但劣势是不设立平行对照组,在评价疗效时可能会引入偏倚因素,没有对照组数据更难在竞争中取胜,说白了别人为什么要用你这个药?更何况BEBT-908的不良率高达11.4%。另外两个三期临床的产品,BEBT-209 CDK4/6靶点,相关产品早在18年上市,国内外很多大药企产品纳入医保2-3年了,公司BEBT-209的数据也毫无亮点,没有竞争力,BEBT-109 3代EGFR-TKI抑制剂,同类型产品早上市,且多款获批,中后期临床也有很多。总之,必贝特就是一个很平庸的小型创新药企业,产品线没有突出的特色和亮点,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

六、云迹(2670.HK)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产品已覆盖全球超3.4万家酒店,服务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头部酒店集团,2024年与美团外卖达成合作,已向万家酒店提供从“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程闭环配送联动服务,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单日峰值超3.6万台,年累计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按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而言,云迹科技以6.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以13.9%的国内收入份额在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酒店场景中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额总和。

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产品应用最多的场景就是酒店(占收入比超过90%),绝对的行业龙头,此外在医院、工厂、写字楼也有布局,但收入规模很小,主要是下游行业的需求天花板太低了,利润方面还在亏损,不过已经大幅减亏,未来酒店这块核心业务可能增速会下滑,主要是酒店行业需求大幅减少竞争激烈,大量酒店亏损,因此相关服务机器人的订单可能会减少,此外服务机器人赛道竞争激烈,公司为了保持市场,产品已经开始降价,未来降幅可能会更大。不过,顶着智能机器人概念的18C企业,大概率爆炒,打吧,还有什么可说的。IPO前融资估值41亿元,此次IPO估值65亿港元,溢价还行。

七、海西新药(2637.HK)

海西新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新药的管线。公司在中国最大、增长最快的治疗领域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目前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主要市场参与者。

综合小药企,以前的仿制药产品没什么竞争力,但集采中标后反而以价换量打开了市场,三个核心药品市占率均干到了前二,收入和利润也是稳步增长,不过靠仿制药没有前途,集采中标核心收入产品即将开启新一轮集采(预估降价30%以上),因此公司想要转型创新药,但在非常低的研发投入下,公司几个管线都在非常早期(最快到2期),而且最核心的在研还要面临其他大药企更快进度的竞争,感觉都没什么前途。IPO市值约68亿,对应PE超过40倍,不过不妨碍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