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十强企业盘点:这些藏在调料罐里的隐形巨头,你知道几个?

用户头像
养股东业绩盘小常
 · 江苏  

中国盐业十强企业盘点:这些藏在调料罐里的隐形巨头,你知道几个?

kerry20062025-08-04 00:25广东

导读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中国盐业十强企业撑起行业半壁江山:中盐集团年收426亿,井神股份承包华东超市四成食盐,云南能投"白象牌"占西南六成家庭,雪天盐业线上年销8亿。从海盐到岩盐,这些"隐形巨头"正用300万吨年产能,调出中国人餐桌的百味底色。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中国盐业十强企业盘点:这些藏在调料罐里的"隐形巨头",你知道几个?

厨房盐罐里那撮雪白的晶体,可能藏着不少故事。从东北的井矿盐到西北的湖盐,从南方的海盐到中原的岩盐,中国盐业版图上,有十家企业撑起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最近翻了翻2024年的行业数据,发现这些"产盐大户"的故事比想象中更精彩。

排在首位的还是中盐集团。北京这家老国企,去年光盐业收入就干了426.8亿,相当于每天进账1个多亿。他们家的加碘盐、低钠盐一年能卖300多万吨——要知道,全国14亿人每人每年吃5公斤盐的话,刚好够全国人吃半年。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高端盐,去年收入涨了8.2%,线上卖了15亿,现在年轻人买盐都开始看成分表了,低钠、富硒这些概念还真吃香。

第二名是江苏的井神股份。这家靠深井矿盐起家的企业,一年能产500万吨盐,华东地区的超市货架上,十包盐里有四包可能就印着他们的牌子。和普通消费者打交道不多,但他们和食品厂关系铁得很——你买的火腿肠、泡面里的盐,说不定就来自井神的车间。华东市场35%的占有率不是吹的,从南京的盐水鸭到上海的生煎包,都得靠他们供盐。

云南的云南能投有点"靠山吃山"的意思。他们家主打湖盐和井盐,西南地区超六成的家庭主妇买盐时会认"白象牌"。去年卖了180万吨盐,还搞起了盐化工,什么精制盐、氯化镁这些衍生产品,现在能占收入的近三成。云南人吃菌子讲究配盐,他们家的盐估计没少出现在野生菌火锅的蘸料碗里。

湖南的雪天盐业更接地气。华中地区的超市里,雪天盐几乎占了半面墙,90%的小卖部都能看到绿白相间的包装。他们家的绿色食品盐去年卖得更火,涨了12.3%,线上旗舰店一年能卖8个亿——现在年轻人买盐都习惯网购,雪天显然摸准了这波趋势。

江苏还有家苏盐井神,名字听着像兄弟企业,其实各有各的招。他们家300万吨的年产能全靠优质岩盐,产品能卖到20多个省。和超市的关系特别铁,65%的盐都是通过终端货架卖出去的。工业盐出口还涨了5.7%,看来国外食品厂也开始用中国盐了。

山东的海化集团是北方的海盐代表。200多万吨海盐一年晒下来,能堆成小山。北方人吃面食爱用粗盐,他们家的海盐正好对胃口。现在化工用盐占了收入的58%,从肥皂到玻璃,好多工业产品都得用海盐当原料。

山西的南风化工有点"跨界"意思。运城盐湖的盐不仅能吃,还能做洗浴盐。他们家的"奇强"牌衍生品去年涨了9.1%,西北地区的超市里,洗浴盐货架上总能看到这个牌子。电商渠道玩得也溜,现在年轻人在直播间买浴盐,顺道就把厨房盐也下单了。

四川的久大盐业最"专一"。30多种食用盐,从普通碘盐到孕妇专用盐,川渝地区的超市里能凑齐一整面墙。40%的市场占有率不是靠广告,是靠川菜馆的口碑——火锅底料、回锅肉的咸淡,全靠他们的盐调得恰到好处。医用盐还能进医院,和诊所合作的单子都排到年底了。

内蒙古的兰太实业主打湖盐,180万吨的年产能足够给华北地区供上。75%的铺货率意味着从呼和浩特的早点摊到北京的卤煮店,都可能用着他们的盐。最有意思的是盐藻养殖,现在这部分收入涨到15%,盐田里养藻,算是把盐业玩出了新花样。

天津的长芦汉沽盐场是老字号海盐企业。150万吨海盐一年晒下来,环渤海地区的餐馆用盐基本靠他们。"长芦"这个牌子在天津人心里有分量,连文旅项目都沾了光——现在去盐场参观,还能体验古法晒盐,顺便买袋手工盐当伴手礼。

这些企业看着都是产盐的,其实各有各的门道。有的靠资源,有的拼渠道,有的玩创新。从厨房到工厂,从餐桌到养生,盐的世界比想象中丰富得多。下次买盐时不妨看看包装,说不定就能找到这些"隐形巨头"的影子。

"柴米油盐酱醋茶",盐虽排第四,却是日子里最实在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