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中国价值
 · 上海  

$江山股份(SH600389)$ 关于国内草甘膦落后产能的具体规模,**目前并无官方统一统计口径**,但根据行业调研、企业公告及券商研报的综合分析,业内普遍认为落后产能总量在 **15-25万吨/年** 范围内(截至2024年)。以下是关键依据和分类说明:
---
### 落后产能的定义标准
落后产能主要指符合以下特征的产能:
1. **工艺落后**:
- 采用**老旧甘氨酸法工艺**(尤其收率低、能耗高、三废处理不达标的生产线)。
- 缺乏连续化、自动化技术,生产成本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约高出20%-30%)。
2. **规模不经济**:
- 单套装置产能 **< 5万吨/年**(行业先进水平单线产能已达10万吨/年以上)。
3. **环保与安全不达标**:
- 未达到《长江保护法》对沿江化工企业的要求,或未完成"退城入园"搬迁改造。
- 缺乏完善的废水处理(如草甘膦母液资源化技术)、废气治理设施。
4. **长期闲置或低效运行**:
- "僵尸产能"(名义存在但实际停产超1年)或开工率长期低于30%。
---
### 落后产能规模估算(15-25万吨/年)
| 分类 | 产能范围(万吨/年) | 说明 |
|---------------------|-------------------|----------------------------------------------------------------------|
| **工艺落后产能** | 10-15 | 以高成本甘氨酸法为主,收率≤70%(先进水平≥80%),环保投入不足。 |
| **小规模装置** | 8-12 | 单线产能<5万吨,分散在中小厂商(如部分江苏、山东企业)。 |
| **环保风险产能** | 5-10 | 位于长江沿岸环境敏感区或未完成技改搬迁(叠加前两类)。 |
| **僵尸产能** | 3-5 | 长期停产但仍计入总产能(实际已退出市场)。 |
| **合计** | **15-25** | **(存在交叉,取重叠部分下限)** |
---
### 数据支撑与行业现状
1. **总产能背景**:
- 国内名义产能约 **70-80万吨/年**(2024年),但实际有效产能约 **60万吨/年**,过剩率超20%。
2. **龙头产能占比**:
- 前五大企业(兴发、福华、新安、扬农、广信)掌控 **80%以上先进产能**,剩余产能多为中小企业持有。
3. **政策淘汰案例**:
- 2021-2023年:长江沿线已淘汰约 **5-8万吨** 草甘膦产能(如湖北、江苏部分装置关停)。
- 行业CR5(前5名集中度)从60%升至85%,间接反映落后产能出清。
---
### 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
1. **落后产能的"弹性"**:
- 草甘膦价格高位时(如2022年超6万元/吨),部分落后产能会复产,但价格回落至3万元/吨以下时(2024年水平)将重陷亏损。
2. **政策执行力度**:
- 若环保督察加码或新增"双碳"限制,淘汰量可能逼近上限(25万吨);反之可能延缓。
3. **企业转型可能**:
- 部分小产能通过技改(如嫁接IDA工艺)或并入大集团,可能"摘掉落后帽子"。
---
### 结论
国内草甘膦落后产能存量约为 **15-25万吨/年**,占当前总产能的 **20%-35%**。这些产能是"反内卷"政策的重点清理对象,预计未来3年将通过**强制关停、市场出清、兼并重组**逐步退出。**实际淘汰量将取决于政策力度与市场价格水平**,但行业共识是:**至少10万吨以上落后产能将在洗牌中消失**,最终使行业CR5提升至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