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芯股份的估值,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本身的业务,一个是砥算科技。
计算公式:东芯股份的总估值 = 自身主营业务估值 + (砥算科技的估值 × 37.88%)
第一部分:东芯股份本体估值
本身的业务估算比较简单,1 按照过去几年的股价来看,大概也就20-30之间,80亿-120亿。 2 过去两年 2023年和2024年的营收很差 (6亿多), 2023年之前还行(10亿+)。所以按照最简单不性感的芯片公司估值 = 营收 × P/S倍数 = 亿元 × 8倍(最低的估值系数),大概60亿,折合股价,14元(最近几年最低点估值)。 综上,就按照比较低的估值,大概在80亿。
第二部分:砥算科技估值
由于砥算科技没有收入,我们只能通过对标景嘉微 (300474),并结合其技术领先性,进行情景分析。
(1)景嘉微 (300474) 最近五年经营比较好的两年,营收入11亿多,市值在400亿-500亿元,大概40倍以上P/S。 这个高倍数反映了A股市场对于国产GPU稀缺性的溢价。
(2) 下面按照极端乐观,中性,极端悲观三种方式进行估算。
A:极端乐观假设
砥算科技的显卡性能确实对标RTX 4060,且驱动生态逐步完善。未来2-3年内成功量产,并打入消费级游戏市场和商用市场。成功抢占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年化营收达到25-30亿元人民币。估值计算:考虑到其技术远超景嘉微,市场可能给予其比景嘉微更高的估值溢价。相对保守看,我们仍采用与景嘉微类似的40倍P/S。
砥算科技估值 = 25-30亿元营收 × 40倍P/S = 800亿元-1200亿元。
东芯股份持股价值:(800亿元-1200亿)× 37.88% ≈ 300亿元-460亿。
按照计算公式:东芯股份的总估值 = 自身主营业务估值 + (砥算科技的估值 × 37.88%)
大约是 380亿-540亿。
B:中性假设:
性能稳定,但可能在功耗、驱动或兼容性上与RTX 4060有一定差距,更接近RTX 3060或4050的水平。主要市场是信创、国产PC、云游戏和部分对生态要求不高的专业领域。年化营收达到与当前景嘉微相似的水平,约15亿元人民币。
估值计算:由于技术仍大幅领先景嘉微现有产品,我们给予其与景嘉微持平的40倍P/S。
砥算科技估值 = 15亿元营收 × 40倍P/S = 600亿元。
东芯股份持股价值:
600亿元 × 37.88% ≈ 227亿元。
按照计算公式:东芯股份的总估值 = 自身主营业务估值 + (砥算科技的估值 × 37.88%)
大约是 300亿。
C:极端悲观
假设:芯片在量产或商业化过程中遇到严重问题(良率、成本、稳定性等)。无法形成规模化收入,或者产品仅能在极少数场景使用。
估值计算:公司价值回归到早期融资轮的水平,市场可能仅给予其技术和团队一定的价值。参考东芯股份2024年5月的投资(投后估值约5.3亿),给予一个考虑了进展的溢价,估值为10-20亿元。
东芯股份持股价值:
20亿元 × 37.88% ≈ 7.6亿元。
价值毁灭,回归原价值。
综上,简单总结版本:
乐观估值:400亿-500亿。 (产品大卖,同时估值和景嘉微一样的前提)如果市场按照稀缺度,进一步给予更高的估值系数,那就没有天花板了。当然这也是后话了,先看第一阶段发展。)
中性估值:300亿左右。这也是第一波的高点估值。(产品不造假,市场买单,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由于功耗,兼容性和4060显卡还有差距,所以不能大规模取代,主要用于国产替代,和国产采购需求。同时估值和景嘉微一样的前提。这个情况,在最近三年,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最差估值:价值毁灭。
所以现在买,按照中性来看,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也不大。(今天270亿,距离300亿,大概10几的空间。)但是,如果随着显卡性能和AI应用的逐步开展,可能价值会有机会碰400-500亿。那空间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