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翔集成(SH603929)$ 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来看,若亚翔集成原本被界定为成熟期,但通过海外市场突破了增长瓶颈、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那么将其重新定义为“二次成长期”或“持续成长期”是合理的。具体逻辑如下:
1. 成熟期的核心特征是增长放缓与市场饱和
通常,成熟期企业的标志是行业内市场份额趋于稳定、营收和利润增速放缓、新增需求以存量替代为主。若亚翔集成在国内市场已进入这一阶段(例如国内半导体洁净室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接近天花板),则符合成熟期特征。
2. 海外市场突破本质是打开新的增长曲线
海外市场的成功拓展(如亚翔集成在新加坡、东南亚的业务爆发)意味着:
◦ 市场空间从国内延伸至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半导体产能转移带来的新增洁净室需求,属于增量市场而非存量替代,为公司提供了与国内成长期相似的“蓝海”环境;
◦ 业绩增速重回高增长区间:2024年其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9.49%,带动整体营收增速达68.09%,净利润增速超120%,这种增速已显著超越成熟期企业的“稳健增长”特征,更接近成长期的爆发性;
◦ 资源投入聚焦扩张: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大本地化团队建设、承接大型海外项目(如联电新加坡晶圆厂),本质是在重复国内成长期的“市场开拓-产能落地-份额提升”路径,属于典型的成长期行为。
3. 生命周期的动态性:二次成长是企业的常见形态
企业生命周期并非线性不可逆,许多成熟企业通过新市场、新技术、新业务实现“二次增长”。例如,家电企业在国内成熟后通过海外市场重回高增长,本质上是将“成熟阶段”的能力复用于新市场,从而进入新的成长期。亚翔集成的海外拓展正是如此——依托国内积累的技术、客户资源和项目经验,在海外复制成功模式,这种增长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基于新市场增量的可持续成长,因此具备重新定义为成长期的合理性。
综上,若海外市场的突破使亚翔集成重新获得了高速增长的动力、增量市场空间和持续扩张的能力,那么将其从成熟期调整为“成长期”(或更精准的“二次成长期”),更能反映其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