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24以来,这波A股行情,上证指数2800到3700上涨近1000点,涨幅差不到有了30%,目前已然一副牛市的状态。在8月13日收盘后,农业银行也从4.3涨到了现在6.9,涨幅达到50%多,市净率从0.66到现在的0.92,整个银行板块在上证十大权重里也远远跑赢其他板块,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我试着思考0.92倍市净率下的农业银行反映了什么。
掠去复杂的数据,银行生意模式上是吸收存款,上交准备金和发放贷款。吸收的存款形成负债,上交的准备金和发放的贷款形成资产。发放的贷款带来收益,吸收的存款则是付出的成本,而制约贷款规模的是净资产和资本充足率,即净资产的规模大小限制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上限(发放贷款的上限)。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净资产+负债,那么:净资产=资产-负债,当二级市场愿意以银行净资产作为银行自身的市价时,本质上是认可银行资产的不良率及其拨备覆盖率,在这种假设下,长期视角下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
当市价高于或低于净资产时,因负债是固定的,市价的高低实质是反映市场对银行资产不良率及拨备覆盖率的认可度。
回顾最近几年银行股的走势,无可辩驳的是,我错过了0.4倍PB时期的银行,我的顾虑来自银行资产的黑箱属性和银行无尽的社会责任,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银行不是真的银行,投资银行股最大困难在于无法确切的通过报表了解报表里20多万亿贷款有多少是政策需要的无效贷款。
回顾过去三年(2022-2023-2024)农业银行的一些数据,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37-1.33-1.30,拨备覆盖率是302.6-303.87-299.61,风险资产占比分别是58.55-56.02-52.28,数据上可以看到农行的贷款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同时在过去农行也有通过拨备来隐藏一些利润。
结合农行近期行情,更多的来说应该是农行本身的估值修复,当时(22年)农行的市价只有0.4倍PB,我记得股息率应该有到6%以上了,实际上当时就像一种风险很低的套利了,0.4倍的PB意味着市场认为当时农行2.67万亿的净资产至少1.6万亿应当是未被覆盖的隐藏损失,即如果从贷款的角度去考虑应该新增1.67万亿的减值拨备,按当时303%的拨备覆盖率, 意味着市场认为不良贷款应该新增0.5万亿,当时的不良贷款余额是0.3万亿,如此一来市场认为的不良贷款率应该是4.3%,而报表不良率是1.3%,很显然这是很扯的事情,当时市场是失效的。
换成现在按0.92倍市净率,实际对应大致未被充分估计的不良率是0.34%,即市场认为实际不良率应该是1.71%左右。如此就很难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了,因为这并不能一眼看出胖瘦。诚然这不是一种非常准确的计算方式,它只是一种在极端行情下思考的模式而已,其底层逻辑是市价的便宜或者高估是可以被感知而无法被准确计算的。在0.4PB的时候,这种类似反过来想的思考,可以比较容易地破除市场的极端认识。
但现在实际市价的农行,其实并不能很好判断它是便宜还是贵,更多的可能只是合理而已。
再进一步去思考A股的牛市,很显然,如果牛市要继续那意味着上证指数至少要缓步上抬,同样的,从现在农行的估值来反推,银行股大多不再是很低估的状态,那便应当不再有很高的上涨预期,如此来看未来更多的是权重搭的台子,其他股群魔乱舞的时代。
但说实话,最最割人的股市还属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