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现在出发不算晚
 · 广东  

华为能不能造出小米SU7、YU7这样的车?

大概率能。

为什么华为不造?

小米能不能造出问界M8、M9这样的车?

大概率也能。

为什么小米不造?

因为,华为做SU7、YU7味不对,小米去做M9、M8味也不对。

为什么大家不去模仿问界M9?

为什么大家不去模仿小米SU7?

为什么大家都要逮着理想模仿?

纯硬件的东西,容易模仿。

纯功能价值的东西,容易模仿。

沉淀深厚的品牌认同感、对精准客群释放的情绪价值,没办法模仿,因为味不对。

再来:

华为和小米在汽车上的成功案例,

有很大部分原因,是过去10多年在手机行业沉淀了大量客户。

为什么两家进入汽车这个全新赛道,还能轻易转化客户且能爆单?

吉利、长城、比亚迪,在汽车行业耕耘几十年也积累了大量客户。

BBA更不用说了,时间更长、积累的客户更多。

为什么老牌车企,在延长线上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没办法轻易转化客户?

多年、专注、极具风格的NPS积累,使得原来赛道的客户群体,对华为、小米品牌的信任程度极高。

有符合品牌形象的优秀产品力出现时,他们愿意相信华为、小米在新的赛道还能成功。

所以,现阶段理想被问界M9、M8压制,并不奇怪。

也不只是造车行业才苦逼,其实换做任何一个容量够大的2C市场,华为、小米都会进入。

他们会用长期积累的NPS、品牌信任度、精准客群的理解,进行新一轮颠覆。

苹果为什么不下场造车?想不明白了。

当年李想的解释是,苹果是因为组织不方便调整、有不能失败的偶像包袱、不够聚焦……

这些问题,在华为、小米身上,其实都解决了。

当然,李想这段解释是在MEGA失败前夕的各种暴论之一,姑且认为是极度自傲时胡言乱语罢了。

$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汽车(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