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微软主导的 Micro LED 光模块传输方案 “MOSAIC” 通过多通道并行架构和 Micro LED 光源革新,实现了低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 56-68%)、长距离(50 米)和高可靠性(提升 100 倍)的突破。这一技术无需硬件改动即可无缝替代现有光铜链路,直接推动光通信产业链价值重构。
结合技术适配性、生态协同能力及量产进展,核心受益个股可分为以下四类:
技术适配性:公司 MPO 高密度连接器全球市占率超 15%,自主研发的 MT 插芯定位精度达 ±0.5μm,通过激光焊接工艺实现光纤阵列与 Micro LED 芯片的高效对准,耦合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30%。其惠州基地新增 200 万只 / 年 MPO 连接器产线已投产,良率稳定在 99.2%,可快速响应微软、Meta 等北美客户需求。
市场空间:Micro LED 光连接器单价约 100-200 美元,若全球 AI 服务器渗透率达 30%,对应年需求超 2000 万条,公司有望占据 30% 份额,贡献 6-12 亿美元收入增量。
生态协同:公司 MPO 连接器支持 12/24/48 芯多模配置,插入损耗≤0.35dB,通过浮动插芯设计降低插拔对准误差,已批量供货英伟达 GB200 超算架构。其参股的福可喜玛通讯在 MT 插芯领域市占率约 12%,技术领先。
供应链卡位:与中际旭创合作开发 800G 硅光模块用 AWG 芯片,产品通过微软 Azure 数据中心验证,间接进入 MOSAIC 供应链,技术协同性最强。
垂直整合优势:通过收购兆驰瑞谷实现 “芯片 - 器件 - 模块” 全产业链布局,400G QSFP-DD 光模块已批量供货国内头部云厂商,兼容 MOSAIC 的 QSFP 封装标准。其子公司兆驰半导体的 Micro LED 芯片良率达 99.99%,虽暂未直接用于通信,但技术储备可快速迁移至光模块领域。
成本竞争力:Mini COB 背光模组产能全球第一,规模化生产经验可降低 Micro LED 光引擎的封装成本,较传统方案节省 25%。
技术储备:Micro LED 微显示芯片量子效率提升近三倍,关键性能指标国际领先,虽当前主要用于 AR/VR 显示,但其氮化镓材料平台可延伸至光通信领域。湖北三安 Mini/Micro 显示产业化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芯片产能 236 万片 / 年,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00.81%。
生态协同: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 8 英寸碳化硅产线 2025 年量产,可同时服务汽车电子与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形成技术复用。
量产能力:Micro LED 像素器件已小规模量产,用于 AR 近眼显示,其 MPD 封装技术(Micro Pixel Device)固晶效率提升 2/3,产品覆盖 AR/VR、车载显示等高端市场。京东方控股后实现技术协同,6 英寸 Micro LED 晶圆良率达 99.99%。
客户延伸:与 Meta、苹果等消费电子巨头合作紧密,若 MOSAIC 向端侧 AI 设备延伸,其技术适配性将显著增强。
4.京泉华:
逻辑: 磁性元器件+光模块组件供应商。 公司在光模块领域主要为头部厂商供应隔离器、透镜等精密组件,并积极布局高速光模块相关业务。其精密制造能力与光通信技术积累使其具备参与新型光互连技术(包括类似MOSAIC的方案)供应链的潜力。是潜在的组件或模组代工合作伙伴。
市场地位:全球 800G 光模块市占率超 40%,客户覆盖微软、谷歌等北美 CSP,其硅光模块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 20%,天然适配 MOSAIC 的低功耗需求。
技术前瞻性:1.6T 光模块已送样测试,采用硅光 + Micro LED 混合封装方案,传输速率达 1.6Tbps,预计 2025 年 Q4 量产,有望成为 MOSAIC 下一代升级首选。
2.新易盛
逻辑: 高速光模块核心供应商,技术路线紧跟前沿。 在LPO、CPO等新型技术路径上均有布局和进展。与中际旭创类似,作为光模块头部厂商,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快速响应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MOSAIC的成功商业化会促使新易盛积极评估并布局相关领域。
光学组件:全内反射透镜(TIR)光能利用率超 90%,可提升 Micro LED 发射器的光耦合效率,产品已应用于车载大灯及 AR 设备,适配 MOSAIC 的光信号准直需求。
多芯光纤技术:其四芯光纤的扇入扇出器件可支持 4×100G 传输,显著提升布线效率,直接受益于 MOSAIC 对多芯光纤的需求。
3. 烽火通信
工程化突破:解决空芯光纤水汽浸入、雷击实验等难题,开发四管双嵌套式光纤,衰减≤0.2dB/km,适配骨干网与海底光缆,
政策协同:牵头制定空芯光纤国家标准,联合鹏城实验室实现 270T 超高速传输,液冷服务器订单突破 5 亿元。
4.亨通光电
产品创新:链博会展示高性能空芯反谐振光纤,自主突破全链条制备技术,损耗达国际先进水平(≤0.2dB/km),小批量交付能力成型。
应用拓展:参与量子通信、:海洋通信等高端场景,与华为合作开发空芯光纤专用光模块。
5.中天科技
技术储备:研发空芯光纤及光缆联合技术,数据中心用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支持 400G/800G传输,海缆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技术替代风险: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龙头可能联合开发定制化 Micro LED 光引擎,挤压纯连接器厂商的利润空间。
短期策略:优先关注太辰光(技术确定性最高)和仕佳光子(生态协同性最强),两者在 MPO 连接器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客户验证进度领先。
长期逻辑:MOSAIC 方案的落地将重塑 AIDC 光通信产业链价值分配,具备 “高密度连接技术 + 生态协同能力” 的厂商(如兆驰股份、三安光电)将成为最大赢家。
………………………………..
**必杀技: 洞悉热点,要信早信,易信天下助力你快速建立新热点板块,及时跟上,赚取差价!
**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是荐股,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